返回

侠骨照银枪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四章 此别要知须强饮(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凌楚瑜付完钱后紧随其后,看着她露出女儿家的羞态和温婉之态,眼神顿时温和如风。

忽听不远处锣声响起,百姓循声聚成一堆,闻人清见状好奇,也随游人一并过去。凌楚瑜也挤身而入,只见一个瘦汉子左手持锣,右手拿鞭,用鞭梢敲锣,吆喝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正宗猴戏,博诸位一乐,还望多多捧场。”

凌楚瑜瞧他腰间有绳,一头栓了只金丝猴子,如猫个头大,两只眼睛不停打转,盯着众人。

闻人清从小玩马玩鹰,从未见过这等稀奇玩物,好奇心重,也随着游人一并吆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耍猴男子道:“初来乍到,先给诸位行个礼。”说罢便拱手,那猴儿也有样学样,前手合上,上下摆动,十分滑稽。

这猴戏早在南北朝时就在新野兴盛,这里百姓也见怪不怪,唯独外乡人拼命鼓掌,高声捧场。

锣声又起,那男子说道:“男儿当横枪立马,收取关山五十州。”那猴儿从一个木箱里取出一套衣服,就往头上套。这是给它量身定制的盔甲,做得极为精细,胸口还有护心镜。穿戴完毕后,竟也有些军姿,猴儿又拿出一杆长枪,眉立眼鼓,耍了起来。

岐沟关之战,以大宋失败而告终,损兵折将,百姓无比愤慨。但见猴儿都能有为国征战之心,自己堂堂男子,又岂甘落后,大受鼓舞,纷纷叫好。

待瘦男子敲了一声锣后,从木箱拿出纸糊的人来,约一尺高,一个身穿官府、做在太师椅上的男子,百姓一瞧,都心照不宣,这正是以潘仁美为原型扎的纸人。如今潘仁美倒台,百姓无不叫好,心里想着接下来会发生何事。

“外杀敌寇,内除奸臣。”瘦男子话落,猴儿便向那纸人猛扎而去,穿胸而过。周围百姓又是一阵喝彩,大觉痛快,手都拍红了,掌声和叫喝声不停。

闻人清也忘乎所以地鼓掌,此刻她不是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女贼寇,而是一个邻家妙龄女郎。她回过眸来,看着凌楚瑜正打量自己,娇羞道:“看什么看,给钱啊!”凌楚瑜恍然,从怀里摸出一串钱,以精准无比的手法丢在铜锣面上。

两人挤出人群,继续沿着街道一直走。凌楚瑜唯唯诺诺跟在身后,替她付钱,帮她拿东西,没有半句抱怨,反而乐得其所。

走到城南,见一高台,高约三丈,上建一座双层八角阁楼,上层八角上各盘一条栩栩如生的神龙,上下层角端均饰有镇海祖像和祥瑞异兽,凝视着八方。

闻人清惊道:“此处竟有如此巧思构造的建筑,当真难得。”凌楚瑜道:“这是议事台,相传是三国时诸葛亮修建的,常与其主刘备,大将关羽张飞在此议事。”闻人清忽来兴趣,调皮道:“上去瞧瞧。”

下方衙役把守,寻常百姓不得靠近。闻人清从背面纵身跃起,落在一丈处,然后又轻轻一瞪,借力向上一跃,落在阁楼内。阁楼上有一方石桌,四个石凳,分列东南西北,正容四人对坐交谈。

闻人清抬头凝视明月,临近中秋,心中思念之情涌出,但她身边已无亲人,不禁潸然,怔怔而立。晚间风来,吹得衣袍鼓鼓,映出玲珑曲线,美不胜收。

“你看够了没有!”闻人清嗔怒道:“再看就把你眼珠挖出来。”凌楚瑜有些窘迫,扭头干笑起来。

当日在五台山分别后,闻人清诉出衷肠,两人关系便十分微妙。凌楚瑜已有婚约,又不能将感情一分为二,便有意克制疏远,但又做不到决绝,这可就苦了闻人清。

闻人清也知自己太过勉强,感情全由性子而来。与凌楚瑜分别的这段时光,郁郁寡欢,寝食不悦,不断挣扎在放弃与坚持之间,难以解忧。此次前往襄阳,初遇凌楚瑜时,便想狠心与他决断,但不到半日,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方才两人逛街,她尝到前所未有的舒心,本想在此再与他表白,可当真两人独处,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那夜后,王姑娘有没有说什么?”终究是她先说出了口。凌楚瑜苦涩摇头道:“没有,就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一样,或许她也不想提起吧,她始终自己承受。”

闻人清听罢,怒道:“你的意思是,我就是那个恶人了。哼,我就是恶人怎么了,我天生就不会楚楚可怜,我也不需要人可怜。”说罢坐在石凳上,胸口起伏不定,娇喘吁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