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侠骨照银枪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十三章 否极泰来悟商参(下)(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醒来时已是中午,只觉得口干舌燥,下床后找到水壶,鲸吸牛饮般喝了个饱,但仍觉不够,又将饭菜风卷残云般扫个精光,这才有些满足地靠在石床上。

躺了一会,凌楚瑜觉得体内真气涌动,不太安分,有些讶异,这真气从来不会这般不受控制,急忙运功归墟,导入丹田。

调息良久,这真气终于安分了许多,但气海穴却像一个漩涡,好不容易归导的真气却一点点在流入其中。凌楚瑜从未见过如此情况,心下大骇,急忙将真气调出,可仍旧阻止不了真气导入气海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凌楚瑜忽然记得最后一篇《归神篇》中记载中有一句“归于气海”,至于还有什么,他亦然不记得。因为全篇都是他死记硬背,没来得及融会贯通,只得从头开始,从新默念。

“人有七海,冲为血海,乃五脏六腑之本;颤中为气海,乃先天之气精华所在;脾胃为水谷之海,可腐熟水谷,输布精微;脑为髓海,元神之府也;督为阳海,阳气之海;任为阴海,阴血之海;眼为神海,瞳通于髓,元神之海。可其七海中,却互有贯通;眼通于髓,元神之府,任督二海,阴阳互补,是故又为五海,分布人体东南西北中……”

“以参星为基础,取人内力后,需归于血海,再由任督二脉,注入髓、水谷二海,再散于四肢百骸,最终归于气海,为我所用……”

凌楚瑜一边默念一边运功,极为小心,生怕错漏一字。这内功心法的修炼,只怕错一字,都会引得自身走火入魔。他不知如今身体异样是否跟吸功大法有关,故而倍加小心。

凌楚瑜小心翼翼将真气运行,一遍过后,气海终于是不在一昧吸取内力,而是将归纳而来的真气贮藏起来。凌楚瑜得心应手,真气归墟有些成就,不禁信心满满,更加坚决。一遍又一遍后,凌楚瑜终于将真气平复下来,归于气海。

“这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凌楚瑜有些懊悔,这吸功大法只要学了一层,就愈发想练一层,即使不想练,这身体真气就催促自己往下练,直到练完为止。

“应该无恙了吧!”凌楚瑜还有些担心,怕真气乱串,但转念一想,既然师伯骆歆心能将这武功交给自己,应当无疑了。为了保险起见,又调息了一会,确保无恙后才放心。

又过三日,凌楚瑜再也没感到异常特别,只是偶尔又些气息不平,又遵循《归神篇》的心法运功,久而久之就淡忘了。

一日夜里,山里忽然狂风怒号,雷电交加,雨如泼水般倾斜而下。冬季雨夜异常寒冷,凌楚瑜拢了拢单薄的被絮,缩成一团,心里咒骂时瘦子拿的被絮如此单薄,打了一个冷颤后,缩得更紧了。

忽然一个闪电,墙上照出一人人影,凌楚瑜惊悚地从床上弹起,往外面细看,并无踪影。

“都说雷雨天容易出事,难道真见着鬼了?”他嘴里嘟哝几句,又躺下接着睡。

虽说夜里寒冷,但凌楚瑜身子逐渐发热,身体似乎被火烤了一般,他踢开被絮,又将垫在下面的干草扒开,然后脱下衣服,肉体贴在冰冷的石床上,身体才有凉意。待这块地方渐渐暖了,将身体翻到一侧冰凉的地方,如此反复,身体却愈发灼热,性子也渐渐暴躁起来,跳起来双手抓住窗口的栏杆,欲将头伸出去,让外面的雨淋个痛快。可这窗口不仅小,而且栏杆空隙也小,别说头了,就是将手伸出去也是勉强。万般无奈下,凌楚瑜狂喝一声,体内气息翻腾如海,旋即跳回地面,左一拳,右一掌发泄怒火。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精疲力尽地躺在地上,体内真气如潮水般涌入气海,而后再由气海注入全身经脉穴道。这真气扩散到经脉穴道可不了得,若不懂导气归墟,这穴道会被真气炸开,从而经脉尽断而亡。凌楚瑜此刻脑袋发热,几乎要烧糊了,但灵台尚有一丝清明,旋即按照运功法门,先将真气归于血海,在分散到全身,最后又重回于气海。奇怪的是,若是平时这样一导,真气就平和许多,可现在真气贮于气海后,真气却又逆行经脉,从气海泄出于身体各个穴道,再归于血海。而此刻血海充斥着充盈的真气,散之不去,只得又强行将真气遵循《归神篇》的心法再归于气海。可每次这般,从气海逆行而出的真气就愈发强大,真气越发强大,奇经八脉受到的冲击就越强,如此恶性循环,无疑是自取灭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