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医仙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61章:出狱(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现在的李轩,可不是刚刚来唐朝的李轩了。

之前李轩写字很丑,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练习,现在他的字已经写的还算不错了,虽然和那些才子文豪没法比,但也能达到普通人的水准了。

告示内容,大致就是,我李轩听闻外面的事情,我深受感动,我在牢里很好,还请大家放心。

每天长孙皇后都会派长乐公主和襄城公主过来送吃的,之所以戴着刑具步行来长安,只是想以身作则,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得到任何的特殊待遇,我和广大的普通百姓一样,犯了错一样要受到惩罚。

目前我本人正在牢里写书,如果这部书可以印刷贩卖的话,到时候还请广大学子,父老乡亲们点评一二,等等等……。

最后李轩又在下面盖上了自己的印章。

看到李轩手里的印章,杜如晦眼角不禁抽出了一下。

这枚印章的本体,就是之前长孙皇后送给李轩的那枚辟邪。

李轩直接就将其制作成了自己的印章。

这东西小巧方便携带,最重要的是,这可是长孙皇后送的,加上本身的材质和工艺,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绝对是制作个人印章的不二之选。

印完章之后,杜如晦大致看了一眼其中的内容,字里行间之中满满的亲切感,似乎李轩是真的把老百姓当成父老乡亲了。

拿上李轩亲笔写的告示后,杜如晦就离开了,当天中午杜如晦就安排人,将其粘贴在了长安的告示栏里。

这则告示一出,效果立竿见影。

虽然还有人质疑告示的真伪,但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相信告示里的内容。

不是百姓们傻,只是最近这段时间,的确有不少人看到有公主的马车出入刑部大牢。

如果皇家和李轩真的闹矛盾了,又怎么可能安排公主去给李轩送吃喝呢?

李世民这头看到告示有了效果,马上就安排人,在长安城内散布了一些消息。

消息内容大概就是:在大唐律法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高高在上的皇权贵族,还是普通的老百姓,只要犯法,就必须接受惩罚,李轩在潭州虽然是受害者,但他选择的处理方式有点太过激了,按照大唐律法,李轩就算是处死也不为过,但念及李轩之前的功劳,加上他本身也算是受害者,所以就惩戒其坐牢三个月,但他本身就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义子,作为母亲派人给儿子送食物,算是合理范围内。

此消息一出,长安城内,那为数不多的怀疑者们也消失了。

冷静下来理智恢复之后,大家想想好像也是这个道理。

随着民怨的消散,长安城内再次恢复到了以前的模样。

但李轩这则告示的余波并没有散去,因为告示的内容中写到,李轩正在牢里写书。

如今书籍的种类是较为贵乏的,所以大家对于李轩写的书,是非常好奇的,不管些什么,都算是一部新书了,多少也能给这无聊的生活带来一些新鲜感。

随着李轩着书这件事的不断发酵,已经没有人去关心李轩到底是不是在坐牢了,而是在想着,李轩的新书什么时候能写完,什么时候能印刷成册。

世家所挑拨起的舆论压力和民愤,就这也被李世民和李轩给完美的化解了。

不但化解了,父子二人的这一番默契配合,反而还让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显得更加公正公平了。

连功劳这么大,这么受宠的李轩犯罪了都要接受惩罚,天底下还会有如此秉公执法的朝廷政权吗?

但所有人也都知道,李世民的这番操作就是一把双刃剑,有了李轩的以身作则,其他人以后就得注意着点了。

三个月后,李轩刑满释放。

出狱当天,还有不少长安百姓来刑部大牢门口围观,看到李轩红光满面的出来了,又是塞鸡蛋,又是塞鸡鸭的。

搞的李轩出狱,就好像是来进货的一样。

这一天,长孙皇后特地亲自乘坐马车过来接儿子出狱,不过当她看到李轩如此受百姓欢迎,也不好下车,只得让跟着来的太监和护卫去接李轩。

换源app】

在护卫和太监的帮助下,李轩终于算是挤出了人群,登上了长孙皇后的马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