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钟援朝的到来,邱婧一并没有多意外,抬眼轻飘飘地看了他一眼,目光又重新回到书本上。
光线实在太暗,钟援朝下意识去拉灯的拉线,这一拉才后悔,好像灯泡粗了。
要换的话,刚才自己拉的是开,还是关呢?
要换灯泡,还得看命大不大。
钟援朝急急忙忙地回了一趟家,拿了一个灯泡,顺便把昨天剩下的葱也给带上……对了,还带了一把面条。
回到邱老师家里的时候,钟援朝小心翼翼地换上灯泡,这昏暗的房间当中重新有了光。
然后看了看破家里,果然没剩什么吃的。
邱婧一露在长袖外的手腕,除了老年斑之外,就是皮包骨头,精瘦的样子,说明她长期处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
学校那边从来都没有过问过吗?
钟援朝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邱婧一始终都没看他一眼,全然把他当成一个透明的。
一个连饭都没得吃的老太太,却坚持地享用着精神食粮,这样的老人,不管现实中是如何的贫穷,她的精神上一定是富有的。
钟援朝想给她做一碗葱油拌面,但是家里没油……呃,确切地说,应该是什么都没有。
钟援朝没办法,又只能跟邻居借。
这年头的左邻右里的关系一直是后来的人经常感叹的往事。
他们会常说,“还是原来好,都住一个院子里,哪家做了好菜,都能一起吃!”
“以前的邻居住在一起好热闹,干啥事都能一起。”
“现在的房子大了,防盗门一关,一住十几年,隔壁是男是女都不晓得。”
的确,钟援朝跟邻居借油和调料的时候,邻居阿姨拉着钟援朝就说,“小伙子,你要小心啊,邱老师脾气不好,当心她骂人哦!”
钟援朝这才明白,不是没人管邱老师,而是因为邱老师的性格,让那些关心她的人不敢靠近。
但其实左邻右里对她的身体还是很担心的。
当钟援朝向这些邻居们借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时候,邻居赶紧将自己家的那些调味料全部都摆在台面上了,让钟援朝随便用,一边提醒着他要小心老太太的脾气,一边又恨不得钟援朝把这件事情给解决了。
这也让钟援朝感叹,在这个年代,人情味的确要浓得多。
葱油拌面最重要的就是那口酱汁。
油要5成热,葱段,要葱绿,小火煎至焦黄,再把什么生抽老抽的调料倒进油当中,大火煮沸加糖收汁备用。
等到这些都做好了之后再煮面条……
湖城这边的口味跟海城相似,什么菜,都得有点甜味,而且做起来还非常的讲究。
钟援朝端着一盘子面放在老太太的面前,“邱老师,吃面吧!葱油拌面,垫一垫肚子。”
邱婧一翻了一页书,喃喃地说,“我不吃,拿走吧!”
邱婧一的声音听起来湿湿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看见食物会不自觉的流口水,在这个时候说起话来的声音跟平时是不太一样的。
老太太应该很饿,但又不愿意为了一碗面条折腰,生活的窘迫并不能让她放下一身傲骨。
钟援朝问,“邱老师,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吃吗?”
邱婧一说,“我不要别人的施舍。”
钟援朝,“这不是施舍,这是你应得的,学校方面欠你的退休工资,导致你的生活窘迫,距离下一次发退休工资的时间还有一阵子,所以学校方面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改善你的生活,这是学校方面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