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谋夺凤印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私心(他这样乱想,似乎无形中暴)(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之后这几日,她日日都亲手烹些汤羹送来。楚舒月的手艺也着实不错,至少比徐思婉要强上许多,徐思婉便来者不拒地安心用,昨日正好赶上莹婕妤来贺她迁宫之喜,她还拉着莹婕妤一道尝了尝,惹得莹婕妤惊问:“楚氏做的东西你也敢吃?不怕她要了你的命!”

徐思婉闻言只一哂,仍旧垂眸舀着碗中的豆沙百合羹,一边轻轻吹去热气一边道:“我借她二百个胆子,看她敢不敢。”

今日,楚舒月呈来的是玫瑰羹。汤羹送来时徐思婉正在船上给卫川饯行,回来倒正好边用边歇息。

玫瑰浓郁的香气极能舒缓心情,她坐在茶榻上嗅着清香细品,余光察觉门边人影一动,继而就见殿中的宫人们如潮水般退出去,便不抬头也知是谁。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她笑笑,又吃了口羹,就将碗放到榻桌上,美眸抬起来,目不转睛地睇着他:“你跟他说什么了?”

唐榆一怔,迎上她的视线,屏住呼吸。

“别瞒我。”她笑意淡去大半,“你若说了什么不妥当的话,现在告诉我,我还有机会去补救,不怪你就是了。可你若坏了我的事,”她语中一顿,“我会恨你的。”

“思婉。”他深深吸气,微微打着颤,低着眼帘又走上前几步。

她觉察出他的不安,正猜想他会不会跪地谢罪,他直接开了口:“我告诉他,日后不要回京了。便是得了圣旨也不要回来,寻些合适的理由搪塞过去,好过回京来令陛下生厌。”

“哦?”徐思婉语调上扬,红菱般的朱唇勾起的笑容摄魂夺魄,“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不想让他给你惹麻烦。”他顿了顿,“以宣国公府的门楣,只消他找的理由合适,让人寻不出不敬之意,陛下便是心存不满也需多些容让,不会牵连太多。但他如果回京……”

“唐榆。”她打断了他的说辞,笑意尽数淡去,透出几许不耐,蹙眉睃着他道,“你在我面前,最好实在一些。”

唐榆心弦一沉,与她对视两息,终于开口:“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猜错了,但我觉得,你似是想挑唆他谋反。”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可她从未料到他会往这一处猜。适才他那么说,她只道他是因私心对卫川生出了敌意,就想以这样的法子送卫川去死。

若是那样,于她而言本也算歪打正着。可他现下明明白白地猜出了她的心思,倒令她手足无措。

他缘何会想到这些?他知道了什么?

她便避开他的视线,重新端起那碗玫瑰羹,口中幽幽道:“谋反哪有那么容易?被你说得像小孩子过家家似的。”

“谋反自然不易。”他轻声,“可万事敌不过一个权字。如今两国交战,你支他去从军,大有建功立业的可能。若他自此在军中立起威望,兵权在手,不容小觑。”

她幽然而笑:“可本朝国力强盛,你我都清楚。”

战事拖得一久,粮草便也偶有跟不上的时候。为着调集粮草的事,户部、兵部都忙得焦头烂额,徐思婉先是听说户部尚书累病了,又听闻身为户部侍郎的爹爹气得在户部衙门里摔了杯子,怒斥手下官员办事不力;没过两天,有些关于兵部的闲言碎语也飘出来,说前方战事正吃紧,信差竟贻误了军情,原该八百里加急送回京中的一封急奏不知为何耽搁了两天,不知要平白葬送多少人的性命。

他这样乱想,似乎无形中暴露了些自己的心思。

说罢她不再做任何解释,自顾用完了那盏玫瑰羹,看起来毫无心虚之意。

可她若承认她的确想怂恿卫川谋反又不行,因为背后的缘故实在无法同唐榆明言,更多的打算亦不好直说。而若承认她就是为情所困才去豪赌,又太蠢了,她不喜欢那样为情爱疯魔的女人,也不想将自己说成那个样子。

“这样对我和他都好。”徐思婉声色平静,“议论已起,他在这里就是众矢之的。他走了,我们都能安稳度日。”

顿了顿,又道:“其实这封信递给谁,我也想了许久,到底还是觉得陶浦和的火气会重一些。说到底,此事虽瞧着是户部的差事,但战事输赢于兵部而言更为重要。这事若交到爹爹手里,爹爹多半按部就班地查办也就算了,可陶浦和心下生恨,总要出了这口恶气才好。”

“诺。”唐榆应声,徐思婉笑看向思嫣:“这么多人守着,林氏便是三头六臂也伤不到我,你可放心了?”

她心底生出一股诡邪的意趣。

徐思婉瞧得出,陶浦和与这女儿的关系并没有多么亲近,所以她稍加安抚也就了了。可那毕竟是陶浦和眼看着长大的女儿,如今知道她是受何人牵连,总也要生出几分怨气。

“婕妤娘娘说的是……”那宦官点头哈腰,露出难色,“可林氏家中总归有些家底,林氏入了冷宫后也有钱。所以……她早就听说了朝中的动静,还买通宫人给肃太妃递了信儿。今日下奴们刚到冷宫,她就说她非见倩贵嫔不可,若见不到倩贵嫔,肃太妃就会禀奏陛下她并非自己赴死,生前受了下奴们的欺辱,这……这……”

语毕又看了眼唐榆:“你在拈玫殿守着,若我半个时辰后还没回来,你就直接去紫宸殿禀话。”

诚然她看得出,唐榆是不信她的话的。他读过很多书,又已很了解她,这份了解让他知道她的心思不会那么简单。

至于锦嫔本人,皇帝念及她已然亡故且诞育皇次子有功,又是因孝心才犯了糊涂,不再追究其罪责。

他在意她对卫川的心思,在意到她有一点安排,他都觉得是因为她放不下卫川。

原来他虽猜到了她的豪赌,却以为她只是被情爱之事迷了双眼。

徐思婉听至此处,心下了然。林氏再有诸多不是,原先也是天子宫嫔,更实实在在地得宠过。碍于面子,皇帝不会想看她死得惨烈;出于私心,大概也想让她自行赴死,保全最后的体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