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高级武官勋贵也都出来开始喷这个苏飞升了,这样让他们也都用了所谓太祖皇帝的大明律来说事,也就是告诉大家,这个太祖皇帝的大明律绝对不能够被侵犯,不然可就是自己找死了!
而那些文官差点吐血,心里面犹如是一万只草泥马路过,这样简直是太坑爹了吧?这个套路怎么这么熟悉?这个套路不都是之前文官常用的套路吗?利用所谓礼制来抨击对方,利用所谓的孝道,利用所谓的法度,利用所谓的祖宗之法来抨击别人。不管是用来抨击改革派,还是用来抨击武官,那也都是一个非常要命的东西。而历朝历代的皇帝在这个祖宗之法面前,也都不得不妥协,一旦他改变了祖宗之法,那也就是否定了自己祖先的功劳,那不是在自己挖坑自己跳吗?
可是现在居然有那些武官也都主动出来利用祖宗之法抨击他们,这样他们当然心里面犹如一万只草泥马路过了。本来这些都是自己用的词,可是现在居然被一群武官给自己用上了,这样他们心里面别提有多郁闷了。
马上有一名御史说:“皇上,这个事情是不是一个误会?”
“什么误会?这个是证据,这个苏飞升居然给了一个十岁的女孩进行签署了婚书,按照我大明律法,虚岁十五岁以下的女子不能够成亲,官府不能够在婚书上签押。你看看这个婚书,上面准确写着依照大明律,给予签押。而这个是什么意思,那也就是依照大明律来进行颁的。而上面还有那个女孩子的生辰八字,证明了是在我崇祯元年出世,所以这个根本不是是依照我大明律的。而这个苏飞升居然写了依照我大明律,那不是在篡改我大明律,不是在篡改我太祖皇帝颁的大明律吗?所以,这个不是擅自改变祖宗之法,实乃罪大恶极啊!”张国纪说道。
“我顶你个肺啊!”那些文官们心里大骂。
那些文官当然知道这个文书是怎么出来的,至于那些什么依照我大明律,什么依照某某什么的,其实也都是某些地方文官习惯性的写的判词。比如说依照大明律,什么依照皇帝的某个圣旨,这些其实也都是作为依照的方案。这个其实只是一个习惯性的写了一个官话套话,并不存在什么意义。而这种婚书的签押,无非也急依照大明律的了。
可是现在这种公文里面的官话套话,居然被人家抓住了字眼,把本来一个是一个失误的东西,弄得如此上纲上线了。
这帮文官心里面大骂,这个不都是文官的套路吗?抓住敌人的一两个字,一两句话,然后断章取义,最后用来上纲上线抨击敌人,这个不都是文官打击对手的常用套路吗?可是现在人家武官也都用了这些,这个不是坑爹吗?
而这个时候文官也都被这个情况给弄蒙了,根本不知道怎么用了。平日自己都是用这个套路去打击政敌,可是现在自己被别人用了这个套路,反而不知道怎么应对了。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情况,那也就是人家武官们可是有备而来,情报早就准备的很足够了。可是现在那些文官还没有接到消息,自然不太了解这里面的情况,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从何而起反驳!
“皇上,请治咸宁知县苏飞升之罪,然后免除杨嗣昌东阁大学士之位!”那些武官勋贵一起说道。
而崇祯听了这话,也都感觉尴尬,这个情况不太明显啊!人家武官们也都上纲上线了,这样崇祯这都是非常坐蜡,根本不知道怎么办了。不过,这个时候却马上有了另一份奏章送来了。
“皇上,湖广巡抚王聚奎送来了消息,他弹劾湖广锦衣卫千户所张武,滥用职权,擅自闯入举人家里面抢人。”
结果,很快这份奏章被传递了看了,结果再次传递给了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前。而看到了王聚奎这份奏章,那些文官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感觉立马激动了起来。因为本来他们不知道应该从何反驳,可是现在这个王聚奎这次来弹劾张武,这个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吗?所以,他们一个个也都开始有了主意,这种抨击人的话,他张口就来,根本不用事先排演的,反正他们本来也就是做这种事情的。
“皇上,这个锦衣卫千户张武,实乃有辱斯文。居然擅自闯入举人之家抢掠,简直是罪大恶极。而我大明一直是以优待士人,优待读书人而闻名天下。如果一个武夫,一个锦衣卫都能够随便到举人家里面进行抢掠,真是岂有此理。请皇上严惩锦衣卫千户张武,不然何以安天下士人的悠悠之口?一个武夫居然都敢如此对一个举人,那天下读书人有何能安心读书?一个举人的身家性命也都无法得到皇上保证,可以让一个锦衣武臣随便的攻打,而这个实乃是罪大恶极。”
“甚至,皇上,是谁给了这个张武擅自调兵的权力的?他这等擅自调兵,经过了兵部的允许吗?既然没有经过兵部都允许,他擅自调兵实乃谋逆!他居然还敢恶人先告状,说什么别人谋逆,真是岂有此理。皇上,这等敢擅自调兵的,不是谋逆是什么?请皇上加以严惩,不然我大明天下危险了!”
“请皇上下旨,捉拿张武问罪!”
那些文官不约而同的一起请求朱由检,下令把张武拿来问罪了。虽然这些文官本来自己内部也都有很多党派之争,什么东林党,什么楚党浙党的,可是他们却都是同一个党,那也就是文官这一党。面对所谓的文武之争,这个是谁也都不能够独善其身。面对文官的公敌武将,那自然是要一起来反对,不然他们文官的利益必然会受损。他们当然不能够容许被他们压制了那么多年的武将,居然再次翘起尾巴了,这样简直是岂有此理。在打击武将这方面,文官们一定要团结起来,不能够让这些“没文化”的武夫们再次占据了朝廷。
当然,至于这些武夫有没有文化,他们可不会多管的。反正对于他们来说,武夫都必定是没有文化的,哪怕读在多书也都是没有文化的。自古以来只听说过有儒将的,可是绝对不能够出现一个“将儒”。哪怕武夫再有文化,他们也都不能够承认的,武夫永远只能够是赳赳武夫,都是必然没有文化的。没有文化,你如何能够治国?所以,坚决要把这些没有文化的武夫排挤出去,这样大家才能够真正的为民请命啊!
可是,他们还是低估了这帮武夫们的智慧。
“皇上,这个张武也都在奏章里面说了,他是听闻了这个事情,才会去调查的。而锦衣卫对于这种涉嫌谋逆的事情,一向是有临机专断之权利。皇上,张武是听闻了此事,知道事关重大,根本来不及请示朝廷,立马带人去调查。结果就查到了此事,所以这才尽快的准备押送相关罪犯和证人证物来到了京城。可是却被那个湖广巡抚王聚奎,还有武昌知府陈广阻止。所以张武认为这个时期王聚奎和陈广也都可能参与其中,请皇上明察!”张国纪说道。
“你血口喷人!”“胡说八道!”“狗屁不通!”……
那些文官们也都终于忍不住爆粗口了,这帮武夫绝对是打算上纲上线了。不但以一个知县的事情为由,上纲上线,敲打了内阁大学士杨嗣昌,接着再次指东打西,然后争取把一个加挂了右副都御史的巡抚,这样可真的是太过分了。而明朝的武官其实是位高权不重,可文官却明显位卑权重。所以虽然一个只是名义上是三品的巡抚,可是事实上权力却远比同样是三品的卫指挥使要高,甚至还有权利节制地方的二品的都指挥使。所以巡抚地位非常高,完全是一方封疆大吏,如果他们被武官压迫处置了一个封疆大吏,那还得了?如果受不了武官的压力,被迫拿着一个封疆大吏来问罪,按文官的脸面往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