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往往是用鲜花覆盖的,相信广告还不如相信世上有鬼。
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导向的时代已经过去,引导消费成为新的战略选择。
采取不同于常规企业的营销策略,可以达到“反弹琵琶”的效果。
细分市场,针对不同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是提高市场营销效率的制胜武器。
有的时候厚利少销比薄利多销要技高一筹。
◎生财之道--笑谈“心理定价”
几乎没什么人到白玫瑰餐厅吃饭,老板不知如何是好。餐厅里饭菜物美价廉,可是好像没有人愿意来吃。
后来他采取了措施把情况改变了,几个星期以来他的餐厅总是坐满了先生们和他们的妻子和孩子。每当一位先生带着一位女士进来,侍者就给他们每人一份印刷精美的菜单,两份菜单外表看来完全一样,但内容却大不相同。侍者给男人的那份菜单上是正常价格,而他给女士们的那份菜单上的价格要高得多,所以当男人从容地点了一份又一份菜,要了一种又一种酒的时候,女士会觉得他比实际上要慷慨得多。
趣评:熟练运用心理定价策略,往往能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笑话中的经济学:每一件产品都能满足消费者某一方面的需求,其价值与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就为心理定价策略的运用提供了基础,使得企业在定价时可以利用消费者心理因素,有意识地将产品价格定得高些或低些,以满足消费者生理的和心理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多方面需求,通过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偏爱或忠诚,扩大市场销售,获得最大效益。
心理定价策略的形式有:(1)尾数定价策略。也称零头定价或缺额定价,即给产品定一个零头数结尾的非整数价格,如0.99元、9.98元等。消费者会认为这种价格经过精确计算,购买不会吃亏,从而产生信任感。(2)整数定价策略。企业有意将产品价格定为整数,以显示产品具有一定的质量。多用于消费者不太了解、价格较贵的高档产品,顾客对质量较为重视,容易产生“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感觉,从而有利于销售。(3)声望定价策略。对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较高信誉的产品制定高价。如豪华轿车、高档手表、名牌时装、珠宝古董等。购买这些产品的人,往往不在意价格,而是产品能否显示其身份和地位,价格越高,心理满足程度也就越大。(4)习惯定价策略。对消费者已经熟悉的产品价格,企业定价时要采用“习惯成自然”的定价策略,不宜轻易变动。降价会使消费者怀疑产品质量是否有问题。提价会使消费者产生不满情绪,导致购买转移。在不得不提价时,应采取改换包装等措施,减少抵触心理,并引导消费者逐步形成新的习惯价格。(5)招徕定价策略。这是适应消费者“求廉”的心理,将产品价格定得低于一般市价,个别的甚至低于成本,以吸引顾客、扩大销售的一种定价策略。采用这种策略,虽然几种低价产品不赚钱,甚至亏本,但从总的经济效益来看,由于低价产品带动了其他产品的销售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斯凯恩编著,企业还是有利可图的。
◎广告还有小姐呢--笑谈“虚假广告”
司马先生请人吃饭,找好了一家正在做优惠广告的饭店,吃了一半,司马先生问招待:“不是说消费满1000元,送四盘大菜的吗,怎么还不来?”
招待就去催了,一会儿,四个少女端着四大盆萝卜来了,司马先生不高兴了,问:“怎么上这个,广告上不是有螃蟹和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