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被人攻击
黄一天这一招,张东健心里并不十分看好,自从黄一天到洪河县正式上任以来,他走的每一步,张东健全都看在眼里,包括在渔场黄一天跟董大苟之间的争端,早有好事的人一五一十的向张东健做了详细的汇报,只是黄一天既然不主动过来跟他汇报这件事,他也就装作不知道,都这么大年纪了,张东健的心态现在很简单,就一句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纯文字首发》
对于董大苟当天被抓,当天又被放的事情,张东健心里也是有数的,起初,张东健早黄一天一段日子到洪河县任县委书记的时候,当时还在任的老县长和县里的常务副县长徐大忠一帮人仗着自己在本地工作多年,编织了一张稳固的上下网络,做任何事情都不把自己这个县委书记放在眼里,在那种艰难的情况下,他都忍过来了。
不过是争权夺利吗?只要自己在县委书记的位置上,谁要是得了好处,还能少得了自己一份,就算是拿的少点,毕竟还是能分到一部分不是吗?按照自己的年纪,就算是真的上纲上线跟徐大忠一帮人争的话,等到把实权真正的争取到手,自己的年纪也到线了,还有什么意思呢?
但是,黄一天不同,从见到黄一天的第一面起,张东健心里就明白,这家伙绝对不是省油的灯,只怕难容徐大忠一帮人骑在头上耍横,只是黄一天一个人单枪匹马,势单力薄的,哪里会是徐大忠一帮人的对手呢?
张东健冲着头上的吊顶悠悠的吐了一口烟圈后,心里对自己说了一句,只怕接下来,这洪河县又将有一段日子不得太平了。
按照黄一天的提议,第二天上午一上班,张东健就让县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下发通知,上午九点召开县委常委会议。或许是诸多县委常委心里都清楚,新县长到任,这两天随时要准备召开县委常委会议,所以一个个的都没有走远,到了九点钟的时候,洪河县县委常委成员,一个个准时出现在县委三楼的会议室。
张东健和黄一天是并肩一起进来的,正好踩着九点的准点进门,瞧着两人笑呵呵的边聊边走进会议室,会议室里端坐的徐大忠脸上不由一愣,他心里担心的事情恐怕还是发生了,新来的黄县长一来就跟县委书记张东健打的火热,尽管即便是两人联起手来目前情况下,对诸多事情并没有太多的直接影响,但如果两人一直保持这样热乎的关系,对于自己来说,自然是很不利的。
张东健坐到会议室中间的位置上,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底下立即不再发出任何声响,一个个县委常委目光炯炯的盯在县委书记张东健的脸上。张东健宣布会议开始后,立马把话语权交到了县长黄一天的手里。
黄一天也不客气,当即板着一张脸向在座的县委常委通报了,关于最近不断接到人民来信举报,反映洪河县的公安局从上到下,各级公安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腐败问题,尤其是县局的一些主要领导人,置人民群众反映的诸多问题于不顾,导致公安局的大门都被上访群众给堵了,严重的破坏了党政机关在人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黄一天最后总结说,综上所述,这些矛盾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现在经过我和张书记的讨论决定,征得市公安局领导的同意,决定对县公安局的诸多有违法纪行为进行调查,由县纪委和县政法委派出调查组,严肃查处此事,对于涉及到的相关人等,不管是谁,只要是有证据证明其违纪违法,立马撤职查办,严肃处理。
黄一天的一番话,铿锵有力,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无形压迫感,这让坐在黄一天身边的徐大忠心里感觉极不舒服。狗日的,什么东西,刚到这儿,就想动干部,而且是处级干部。
尽管心里对黄一天的一番言论心里有诸多微词,徐大忠却也明白,这件事既然黄一天已经跟张东健商量过了,又跟市公安局的领导都协调过了,即便是自己此时插嘴也是无济于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黄一天实在想要大张旗鼓的调查,那就任由他折腾好了,是不是要调查,自己的确是做不了主,但是到底能调查出什么结果来,只怕就由不得他黄县长做主了。
黄一天讲话结束后,张东健的眼光悠悠的扫过在座的各位县委常委,声音不大不小的问道,你们大家对黄县长刚才的提议有什么不同看法吗?
张东健见底下一点声响都没有,便总结的口气说,好吧,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会后有政法委朱书记和纪委的同志组成小组,到公安局蹲点调查。
张东健说完后,继续说,接下来,咱们讨论一下关于部分岗位干部调整的问题。
张东健这句话一说出口,徐大忠的脸上又是一愣,他原本以为今天开这次常委会也就是黄县长针对公安局领导不作为的事情摆出些姿态来,造出一些影响,没想到,张东健和黄一天在私底下还讨论了干部调整的问题,此类问题一直是事关领导说话权威性的大事,到底张东健和黄一天今天的双簧想要怎么演,自己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好的注意观察动向才行呢。
徐大忠轻轻的深呼吸一口气,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腰板,从两眼的余光中,他看到董部长也自然而然的坐直了身子。狗日的,这个事情那可是大事,以前没有他和董部长的同意,根本就不会调整干部,现在黄一天来了,张东健就认为控制了局面,私自调整干部了。
张东健就说,下面请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把原先拟定好的干部调整的方案跟大家先通报一下。
组织部长于是就咳了一声,便声音响亮的照着拟定好的计划书宣读起来。其他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人选调整倒也没有引起众人的过多注意,独独河西乡乡长的人选一提出,的确像张东健预先估计的一样,底下立即响起叽叽咕咕的议论声。
这次县委组织部提出的湖西乡乡长人选是县委办的副主任张福飞,一听到这个名字,底下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早在老县长贾仁贵在位的时候,县委书记张东健就曾经在县委常委会上大力举荐过张福飞,说白了,张福飞毕竟是县委办的副主任,那就是他张东健身边的亲信,张东健只要把张福飞推荐到了湖西乡乡长的位置上,对他来说,就算是已经遥控掌握了半个湖西乡。
这县里的领导干部,哪一个不清楚湖西乡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本县最好的,各方面的资源也是最丰富的,地理位置也很优越,这么得天独厚条件的一个乡,任哪个领导撰在手里,好处都是少不了的。
这也是老县长贾仁贵坚决控制不让县委书记张东健的人染指湖西乡的原因,其他的小毛小利,贾仁贵都可以舍弃一点,但是湖西乡这块大肥肉,他贾仁贵从没有跟任何人分享的意思。
当时的情形下,贾仁贵尽管只是县长,却因为在洪河县工作多年,早已培植出一大帮所谓的自己人,根深叶茂的贾仁贵跟光杆司令张东健斗起来,张东健自然是一点胜算都没有。
尽管张东健不死心的在县委常委会上推荐了两次张福飞担任湖西乡当乡长的事情,两次常委会上票决结果却都没有通过。张东健心知事情无望,只好就此罢休,从此以后,心里尽管留下了不小的心结,表面上却依旧跟贾仁贵称兄道弟,似乎对此事并不记仇。
现在贾仁贵走了,张东健又把这件事旧事重提,黄一天是对整个情况一无所知的,他对张东健眼下是抱着一种交朋友的心理,再说,湖西乡那里也的确需要一个新的力量去控制狂妄的乡党委书记赵天牛,因此,黄一天便同意了张东健的建议。
组织部长的干部调整计划宣读完毕后,张东健一副不带任何感**彩的口气,问在座的各位常委,大家对组织部拿出的这份干部调整方案有什么不同意见吗?咱们之所以坐在这里开会,为的就是民主,大家要是有什么不同意见都可以敞开里说,只要是有道理的,咱们都要尊重不是吗?
张东健的话音刚落,坐在一侧的常务副县长徐大忠首先开口道,张书记,我记得以前贾县长在的时候,关于张福飞这个人是不是适合当湖西乡的乡长已经讨论过两次了,既然当初此人两次会议没通过任命,这个时候还把此人推荐到湖西乡乡长的位置上,只怕有些不妥当吧。
董部长也开口附和说,是啊,当时贾县长之所以不同意张福飞同志去湖西乡任乡长,原因很简单,此人在县委工作几年,并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就这么把一个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一下子放到湖西乡乡长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只怕是有些不合适呢。
张东健眼见形势往不利于自己目标的方向发展,眼神轻轻的飘过来组织部长的方向,组织部长立马会意的接上董部长的话茬说,对于这个干部的任命,我来说几句。
刚才,董部长说的话听起来倒也有几分道理,不过,按照我们组织部们评价干部工作能力的标准,张福飞同志不仅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在县委锻炼过几年后,从自身素质到自身思想建设方面都要比一些基层官员更加优秀,说起来,张福飞同志要是能安排到湖西乡当乡长的话,倒是正好跟现任的党委书记赵天牛在诸多方面有互补的可能呢。
评价一个干部,不能以所谓的经历作为条件,提拔评价一个干部,那是德能勤绩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综合考虑,组织部认为暂时情况下这个张福飞同志到湖西乡当乡长最为合适。
组织部长发言结束后,张东健的眼神里露出些许赞赏的意味,对于张东健来说,这次的常委会上提出张福飞的调整问题,已经远远比前两次要顺利多了,前两次的会议室上,根本就没有自己插话的机会,贾仁贵就一语定乾坤了,现在这局势看起来,洪河县里的局势总算是开始有了变好的倾向了。
黄一天坐在一边听着两边阵营的言语过招,心里渐渐理清楚一个事实,原来,这个张福飞的调整竟然是已经在县委常委会上两次都没有通过,这次是张东健第三次主动提出,这些情况,之前张东健跟自己聊的时候,竟然只字未提,他这样做,到底是担心一旦提了,自己心里有先入为主的反感,还是压根就没想要跟自己提,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呢?
黄一天默不出声的听着每个人的说辞,想要从各人的说辞中,捕捉到一些洪河县这帮最高决策层成员中,每个人的真实内心,那么对自己以后开展工作那也是很有好处的。
组织部长的话说完后,董部长立即正色说,不管怎么说,既然张福飞同志在以前的两次县委常委会上都没能通过常委会领导班子的研究,此人必定还是有不足之处的,我就纳闷了,你们组织部的拿方案的时候,为什么就一定要紧盯着张福飞呢?湖西乡里那么多的优秀干部,对地方情况相当熟悉,本身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什么这湖西乡长的人选就非要从县里调整过去呢?
董部长把这个问题抛出来,组织部长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把求援的眼神抛向了县委书记张东健。
张东健却也只是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并不多言。
黄一天听到董部长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倒是一咯噔,他想起来自己去湖西乡调研的时候,乡党委书记赵天牛跟自己推荐的那位女副书记,现在董部长又建议湖西乡的乡长要从乡里内部挑选,这两人对湖西乡乡长的人选竟然不谋而合的要从乡里选,这难道仅仅是简单的巧合吗?
张东健依旧是一副听不出任何情感倾向的口气发问道,对于张福飞同志到湖西乡当乡长的任命,在座的还有哪位有不同意见吗?
会议室里沉默了一分多钟后,张东健见局势有些尴尬的僵在那里,建议说,这样吧,既然大家对湖西乡乡长的人选有异议,我看还是采用最简单,却又是最民主的办法,大家无记名投票决定。
中国人的行事作风一贯雷同,往往遇到难以化解的难题就会有人提议,让老天爷来决定,但是当真结果就是由老天爷决定的吗?当然不是,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只能是人,而且是占有天时地利的获胜方。
见张东健主动提议要发扬民主,对张福飞的调整进行投票决定,徐大忠瞧了董部长一眼,恰好董部长也正冲他望过来,两人心照不宣的又匆匆移开交汇的目光。
这一切都被黄一天看在眼里,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尽管这会议室里坐着的只有九个人,可是这九人到底都安的什么心思,到底是分成几个阵营,一时之间他还真是有些看不清楚,但是,很快这个谜底就要被揭开了,只要票决结果一出来,到底鹿死谁手,个人到底心里向着哪一方,立马就见分晓。
投票结果很快出来了,徐大忠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组织部长宣布的结果竟然是三票否决,一票弃权,五票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