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来自一千年前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88088炮手代斯勒(上)(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林笺的语气有着不加掩饰的兴奋,就像是一个好学的学生在发现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后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一般。

代斯勒不觉间已经被林笺的兴奋所感染,很久前,在多次试验发现这个方法可行时,他也曾兴冲冲的去找自己所在编队的炮术士官,但是得到的却是不耐烦的冷眼。就在他在长时间的训练后已经将这种炮击法是做理所当然后,却突然有人用一种渴求的语气请他详细的解说一番。

他稍嫌苍白的脸上泛出一丝兴奋的红晕,忍不住便开始从理论讲起:“自从一百二十一年前,帝国科技省将超密度粒子炮大规模应用于宇宙舰队,这种穿透超硬金属如同戳破一张纸一般的能量炮很快便成为了舰队配置的最常规武器,联邦与民盟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这项技术。所以在整个银河系中,但凡可以看到的军用战舰无一不装配有粒子炮。因为这种武器的高穿透力与高杀伤力,所以在它问世后不久,就开始有人着手研制可以有效抵挡这种武器的装甲。

那些学者们最初的想法是将超硬金属镜面化,镜面化的金属可以反射光束类炮弹,但是金属的低熔点决定了即便是被镜面化后,粒子束依旧可以将装甲瞬间融化,再者就是大规模的镜面化依旧是一项很难实现的技术。

在超硬金属镜面化这个想法被认为不可行后,基于相同理论基础的结晶纤维便出现了。结晶纤维有着与超硬金属不相上下的硬度,却有着比超硬金属高的多的熔点,在加上其天然的亚镜面特征,就成为了当时粒子束炮弹最大的阻碍者。但是这种装甲同样有其弱点,那就是亚镜面毕竟不是镜面,在粒子束的紧密攻击下,依旧可以被穿透。更何况虽然它的硬度可以达到要求,但其韧性却差了很多。支撑舰船自身的重量没有问题,但是却难以抵挡物理类核弹的攻击。

所以,在六十九年前雅伦斯博士提出能源中和磁场装甲的理论时,粒子束类炮弹终于有了最大的克星。这种装甲完全抛弃了以往将能量反射的理论基础,而是采用将粒子束能量中和的理论。这种装甲会在有效的范围内大量的吸收能量,使得粒子束完全消失。但是,能量中和磁场的装甲也不是完全无敌的,当粒子束的能量超过装甲盾一定数量后,同样会将装甲盾刺穿。就比如说,要塞类光束重炮想要打穿战舰的能量中和磁场装甲,就跟用手指头戳破一张纸没什么两样。

虽然这些防护盾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也有着只对单一种类炮弹防护的问题,但是如果把这些防护装甲复合起来,便会使整个舰船的装甲变得高效起来。所以,现在帝国各个重要的基地要塞外以及各大舰队的主旗舰都是安装了四层复合装甲。

我在使用粒子炮对能源中和磁场攻击过多次后发现,虽然这种防护盾在两次启动的时候有一定的间隔期,但是这个间隔期依旧比我们的炮弹发射频率要快,所以如果以正常的发射角度即便是用最大的发射频率也无法避开这种防护盾。

所以我在那段时间经常去舰队的图书馆查看这种防护盾的结构以及能量的分布体系,结果我发现,想要将这种磁场如此大面积的笼罩住整个舰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现在能量中和磁场防护盾很普遍的运用到了战舰上,但是这些防护盾的结构并不稳定,能量分布并不平均。在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就开始着手实验,然后就实验出了使用粒子炮最有效的攻破这种防护盾的方法。防护盾结构最不稳定的区域就是前端抛物线与舰体直线平滑过渡的临界点,先用粒子束炮弹擦过这个临界点,就会引起能量共振,那么前端抛物线顶点的磁场就会向此处偏移,因为并不是直接攻击防护盾所以防护盾不会重新生成,在我进行下一次攻击时,防护盾依旧是之前的那个。当粒子束接连擦过这个临界点三次时,防护盾将会被小程度撕裂,会有几处小范围的稀薄的可以忽略的敌方。在这几个地方,我们的粒子炮可以直接将能量中和磁场以及超硬金属层一同穿透,超硬金属层一旦被穿透,那么里面的结晶纤维根本挡不住超氢弹的攻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