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逸羽风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39章(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府--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辖于中央。明清改州为府(见上文)。

军--军是宋代的行政区域,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直辖于路。宋代的平定军即清代的平定州,宋代的南安军即清代的南安府,可见军和州府是差不多的。

县--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域。秦汉的县属于郡(汉代国以下也有县),后代的县属于州或府。

我们阅读古书,要注意同名异地的情况。例如山东,战国时称六国为山东,这是因为秦都关中,六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缘故。所以《战国策·赵策》说:\"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贾谊《过秦论》也说:\"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但是《汉书·儒林传》说,伏生得《尚书》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这里的山东却指齐鲁一带[5]。又如江南,《史记·货殖列传》说:\"江南豫章长沙。\"指今天的湖广江西一带。今天的江南,《史记》却称为江东,《史记·项羽本纪》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所谓的\"阴\"和\"阳\"。一般而言:山以南为阳,以北为阴,水以北为阳,以南为阴。这与我国古代风水理论有直接联系。风水上认为北有山而南临水的土地最适宜建立居民聚落。这里,既是山之阳,也是水之阳,所以叫\"阳地\"。我国古代大多数居民聚落,正是建立在这样的\"阳地\"上面。考我国地名,叫\"某阳\"者到处都有,而称\"某阴\"者颇不易寻,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具体地名,在不同时代指不同地点,则更为常见。例如:蓟,南北朝以前指今北京(旧址在今北京城西南角);蓟州,唐以后指今河北省蓟县一带[6]。

桂林,秦代指今广西贵县南,三国时指今梧州市,西晋时指今柳州市东;桂州在南北朝及唐五代、桂林府在明清两代,都指今桂林市。

关于古代西州郡县邑的建置、因革及其境域,目前可查阅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另外,古时气候较今天温暖,河水很宽,湖泊很大。而许多古时的河流、湖泊今天都已不复存在了。读古书时,这样的情况是经常会遇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除了实地去考察印证之外,便可以参考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另外,河流改道也是影响地理变化的重要因素,喜欢读古书的人,应当对我国古代几条重要的河流的几次改道做一约略的了解。

注释:[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全国为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部。每州置刺史(后或称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后来刺史都掌兵权,不是单纯的监察官了。

[2]冀州共出现两次,表示是冀州的一部分。下仿此。这些说法根据郑樵《通志》卷四十《地理略》。

[3]此外还有少数特为军事而设的路,不领民事。

[4]广东路又称广南东路,广西路又称广南西路,湖南路又称荆湖南路,湖北路又称荆湖北路。

[5]古代山东、山西有就华山而言,有就太行山而言,这里不细说。

[6]蓟州辖境包括现在天津市蓟县和河北省香河、玉田、丰润、遵化等县。蓟县1973年由河北省划归天津市。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革损益,情况复杂。在这个题目下,我们不能全面叙述历代官制的发展,只能大致谈谈几个重要的问题: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