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逸羽风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章(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华朝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初始战况顺利,一路高歌猛进。安承帝志得意满,准备一举攻破北胡王庭塔拉浩克,大军深入,轻兵猛进。却在此时,多兀希根驾崩,公主媪敦格日乐以雷霆手段控制朝局,扶持幼弟杜那图即位,又拜苏勒和克为帅,领兵反击华朝军队。

苏勒和克识破华朝东路持重缓行,吸引戎军主力,使北胡军队无暇西顾,保障中、西进军的战略意图,并顺势而为,发兵东路,让华军以为戎军中计,用兵大意。而苏勒和克充分发挥了北胡军队的骑兵优势,利用广阔平坦的地形,集中主力战破了华朝的东路大军。华朝三军合围的计划失败,准备回撤,撤退之时又被苏勒和克各个击破。此一战,君朝军队损失不下十万,年仅28岁的苏勒和克一战成名,立下不世功勋,成为当世名将,华朝战败求和。

北胡虽在媼敦格日乐的强势手段下确定了帝位,但国内局势并未完全安定下来。尤其外敌已破,国危已解的情况下,内部各方又在蠢蠢欲动。媼敦格日乐考虑到急需苏勒和克回朝震慑,同意华朝请和,要求战败的君方割地赔款,并遣送质子来戎。安承帝同意和谈条件,签署协议,黯然班师回朝。而出生未满周岁的皇三子,也就是现在在位的安承皇帝君承安被送入北胡为质,三皇子的乳母李氏以及李氏的长幼二子都随行陪君承天来到了北胡。

作为质子,君承天流落北胡的生活很是艰辛,随员都被北胡打发走了,只留下李氏母子照看。李氏的幼子李乐,与君承天同岁,来戎路上就已夭折。李氏虽然痛苦,但受君承天母妃的托付,又怜惜君承天刚出生就孤苦无依的流落异国,将对幼子的疼爱也倾付在君承天的身上,对他很是照顾。李氏哺育君承天长大,质子府的供给短缺,她白天帮人洗衣服赚钱,晚上又刺绣换取银钱,来补贴生活,让君承天得以长成。李氏的长子李康比君承天年长八岁,从感情上对君承天视若亲弟,两人关系很是亲厚。

在戎十五年,君承天与李氏母子相依为生,李氏因为长期劳作身体病弱而亡故,而后李康又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君承天的工作,如同长兄。李康和君承天在北胡相继娶了当地的汉族女子,娶妻之后也生活在一起,亲如一家。李康在安承21年和安承27年相继生下了长子李逸和幼子李舒。君承天因为质子身份,回国无期,一直不敢生下孩儿,也更因此,君承天和妻子吴菡对待李逸和李舒如同己出,李逸和李舒也一直称呼他们为叔父、叔母,很是乖巧。

安承帝自从御驾亲征的北伐失败后,心灰意冷,磨灭了所有的雄心壮志,沉迷于酒色之中做了个安乐皇帝。安承帝纵情后宫,妃子争宠严重,再加上皇后绵软,使得后宫宫廷斗争严重。安承帝有多位皇子,但却不时“夭折”,或是亡于“意外”,到得安承33年,安承帝病弱再无所处,而皇子却只有远在北胡的三皇子君承天得以保全,君臣商议决定迎回。

在北胡为质多年以为一生回国无望的君承天听到消息大喜过望,迫不及待的与妻子吴菡要下了孩子。安承34年元月,吴菡诞下女儿君元熙。同年三月,君承天携家眷回朝,李康一家随行归国。君承天前半生凄苦非常,为质三十年,以为此生归国无望,好不容易得以重归家国,共穷困的妻子吴菡却在途中病逝了。

安承34年末,被酒色掏空而身体日弱的安承帝驾崩,君承天以太子身份登基为帝,是为承天帝,次年改元承天。

承天帝即位后,下旨追封吴菡为贤秀皇后,封公主君元熙为祥熙公主。又感念李氏母子,对外有言:“朕在北胡,幸得李氏母子照顾,待朕若子、若弟。若无李家,朕早已化作北胡枯骨,更遑论有朕之今日。困顿相依不敢或忘,富贵之时,若无李氏子与朕共享,朕无颜颜坐拥君氏天下。”于是下旨:“李氏为朕义母,追封为温仁皇贵太妃。朕之义兄李氏子乐早夭,拟追封怀王,追谥‘思’。朕之义兄李康,赐君姓,更名承康,封翼亲王,翼王一脉永归我君氏皇族太祖嫡系帝脉之下。翼王之子为朕皇侄,依我君氏皇族之法,更名君康逸、君康舒。翼王长子君康逸封为翼亲王世子,次子君康舒封为淳安郡王。”

于是,便有了这和君氏血统全然无关的华朝皇族帝系翼王府一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