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小说]
京门谁人不知,端珣废了一条腿,往后余生看来都是离不开轮椅的了。这是第一点考量,其次,便是他因腿伤远离朝局,端珣到底也是皇家人。一入皇庭深似海,要嫁入皇家,那也意味着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平。
皇三子和皇四子如今斗成这样,可见都不是能容人的人。要将来他们中真有继承大统的一日,余下来的皇子都不大可能独善其身,甚至累及妻儿。
家里人的考虑是正确的。宋琰声记得,前世里端泓继位,几个兄弟无一善终。端珣是早早被陷害失了势摔折了腿,往后余生恐怕都是艰难。
明德帝要将她嫁给皇六子,其实仔细想想便不难猜出他的打算。
宋家如今炙手可热,不多时便会再进一个台阶。宋家人谨慎内敛,一直是忠君的纯臣。圣上很是满意,但在圣眷优渥之下,也少不得提防。朝局诡谲,瞬息万变,谁能保证宋家不是第二个潘氏?
“太后想拉拢我们,为皇四子铺路,等同于拉我们站队,但圣上怎么可能会同意?”
皇四子相较于皇三子,已然势大。因为潘党之祸,皇三子受到波及,至今未能恢复全盛时期,可能以后也不会有了,造成了如今的天平往四皇子处倾斜了。皇四子背后是老牌的大世家楼氏,虽是被削弱压抑了很久,但在京门的人脉关系上,可是影响依旧。楼氏曾经,可是有过军权在手说一不二的鼎盛时期的。
太后费尽心机要拉宋家入局,便是为端融累加筹码。若再拉拢宋家,那竞争力可是大大增强了。
明德帝不会让太后称心如意。
宋家的姑娘,自是入皇室最好。不能嫁给老四,那便嫁给局外的老六得了。
“阿好这县主封号来得突然而然,自那时起,我心头一直悬着,如今看来,圣上这念头,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了。”
宋樾看向一脸震惊还未缓过神的宋琰声,抬手拉住人,将她拉到身边,咬牙道,“阿好,天家无情。你是怎么想的?你只要告诉爹爹一句不愿,爹爹便是拼了前程也要让圣上收回成命。”
“爹爹……”
宋啸渡摇摇头,制止道:“老二,够了。”
“这不是简简单单能抗拒得了的。”老人家长长叹息,“便是能拒绝了,你想想阿好以后,还能许到好人家吗?”
往后,谁敢娶一个抗旨的宋家女?
宋家如今的势头,圣上不会让宋琰声嫁入其他世家,成姻亲之好自成一党。嫁入皇家,嫁给失势的皇六子才最是稳妥。
可是哪家愿意,将掌上明珠,嫁给一个伤了腿失了势的皇子?
宋家揣度的不错,先前明德帝这么大阵仗的赏赐,又是金银珠宝,又是县主的头衔,自然是存了私心。
宋琰声此时无法思考,她想起今日五公主的一句“身在棋局”,想起明德帝看她时深意的目光,想起东阁前途风光一片的三哥哥,最后脑中嗡嗡一片,记起了那年桃树下初遇,端珣白衣胜雪,含笑稳稳接住她的模样。
“祖父,爹爹,我……”
她思绪纷纷回归,抬起头,像是拿定了什么主意,正要开口的时候,横波的声音自书房外急匆匆响起:“姑娘,姑娘,景云,景云在府外——”
宋琰声猛地回头。
端珣来了。
宋琰声一路跑了过去,端珣彻夜而来,他必然是得到了消息。但他不该来,也不能来。
要是入了有心人的眼——
“殿下!”
她喘着粗气,制止住了正要下马车的端珣。目光相对的一瞬间,宋琰声忽然任何话都说不出口了。
她发现,一切事情,都抵不上眼前人那双凤目中流淌的温柔。
她大口喘着气,抬头看着他。跑得太急,脸上通红一片,覆上了一层薄汗。她压低了声音,“殿下,你不该来的。”她呼出一口气,“圣上……圣上会知道的。”
“我怕你为难。”端珣伸手揉了一把她的额发,“下次别跑这么急,当心摔着了。”他微微一笑,“我来这一趟,是让你们安心,要是不愿,我便去跟父皇说。”
宋琰声只觉得心酸。
景云搀扶着她爬上了马车,她望着他,低声开口,“我祖父,爹爹,并不知道你的腿……”
端珣摇头,“阿好,你不用说,我都清楚。”
“毕竟京门之中,无人不知我端珣,已是个废人。”
是了,谁家愿意舍得,将掌上明珠嫁给一个废了腿的皇子。
端珣的凤目中,是浓雾一般的沉黑,像无波的静海,他甚至笑了一笑,“便是你家人知道了事实,也更不会愿意你嫁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