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还看今朝(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而李义府这么做,无疑向前迈了一大步出去,那么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冲着贵族去的。”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说的不错,贵族子弟有门荫庇佑,想要做官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一旦杂色入流放宽之后,尤其是如李义府说的那样,那么大量的官职将会被这些胥吏给占据,到时门荫只会变得名存实亡。”

说到这里,他面露愠色,道:“但是他们这么做,未免也太不知深浅了,一旦这么做,各个官署都将会立刻变得拥挤不堪,造成冗官的现象,而冗官又将会带来冗费,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老夫比谁都要清楚,当初太宗圣上是承受着多大的压力,下了多大的决心,才肃清朝廷,可是他们这么一来,一切的一切都将付诸东流。”

这种愤怒的表情在长孙无忌脸上,是很少见到的,他可是当过吏部尚书的人,他太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虽然他也提拔自己人,但是他也是计算着来,避免出现冗官的现象。

韩艺听后,沉默不语。

长孙无忌看了他一眼,道:“身为户部尚书,不会连这一点都未想过吧。难道就任由他们这么胡来么?”

韩艺轻轻一叹,道:“不瞒太尉,我当时就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但是这一切其实都是因我而起,我万万没好友想到李义府会利用这一点,如果我阻止的话,那人家定会说我只顾提拔自己人,结党营私,而且,西北计划可能都会因此搁浅,我没法阻止他,这也是我来找太尉的其中一个原因。”

“也知道此事因而起,这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没有办法,老夫纵使有,那也是冲着去的。”长孙无忌摇头一叹,道:“认为这一切都是李义府的谋划的吗?”

“李义府虽然亦非善类,但是他目光短浅,我不认为他能够想到这一点。”韩艺道:“我看十有八九是皇后谋划的。”

长孙无忌道:“为何恁地肯定?”

韩艺道:“这是因为皇后在临行前,曾嘱咐过我,让我不要跟李义府争斗,最好是做到井水不犯河水,如果李义府是想使坏,那我定然不会让他好过的,可是李义府这并非是要阻止我,从某种程度上是帮助我,当然,实际上是在利用我。”

长孙无忌呵呵道:“这位皇后的驭人之术真是就连老夫都不得不服啊。”

韩艺没有做声,显然是默认了,但至少武媚娘没有命令他这么做,这就是武媚娘的高明之处,她总能敏锐的捕捉到机会。

长孙无忌突然问道:“可这也不是什么紧急之事,为何这么急着找老夫?”

韩艺正色道:“这个—太尉也应该察觉到了,其实我早就跟陛下上书调派胥吏去西北,那时候皇后便可这么做,可是她偏偏选择这个时机,我想她是想置身事外,相信她也是知道其中的利弊关系的。”

长孙无忌没有做声,这一招他如何不知道,通常政治家都喜欢不在场,那么出了事,就可以置身事外,锅都让小弟去背。

韩艺又继续说道:“可是皇后还是选择这么做,可见她是决心要打击贵族,而而。”

长孙无忌道:“为什么不继续说下去?”

韩艺道:“而朝中最多的官员贵族,就是关中贵族,关中贵族又以太尉为首,并且还有当初的恩恩怨怨,我想皇后不打算放过太尉的,或许说她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

长孙无忌微微皱了下眉头,道:“那认为老夫应该怎么做?”

韩艺迟疑不语。

长孙无忌道:“有话但说无妨,不瞒说,在这一点上,老夫一直也未有头绪。”

韩艺道:“那我就直说了,若有不对之处,还请太尉见谅。”

长孙无忌点点头。

韩艺微微皱眉,道:“俗话说得说,这事不过三,太尉不能再一味的忍下去,应该早做准备,随时做好与皇后决战。”

长孙无忌听得眼中闪过一抹惊讶,眯着眼道:“如果老夫没有记错的话,曾再三让老夫选择退避三舍,为何今日又建议老夫与皇后决战。”

韩艺道:“当初我建议太尉退避三舍,是为了大唐,而如今我建议太尉挺身而出,同样也是为了大唐,皇后为了一己私欲,而不顾国家兴亡,明知是错,却还要这么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太尉如今已经从朝中退出,皇后却还不依不饶,可见这一战是避无可避了,既然如此,那唯有迎战。”

这其实就是韩艺最为特别的地方,虽然他是吃三家饭的人,但是早早就表露出态度来,就是他有自己的原则,而不是人家的刀枪,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故此武媚娘才转了一个弯来利用,而不是向对待李义府一样对待他,可这恰恰是韩艺佩服武媚娘的地方,一个真正的统治者,讲究的是平衡,是王道,而不是霸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