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神探志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番外第四章 司马光不是真君子?(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那是因为我姑姑西行了……”

狄知远心里嘀咕了一句,同时抱了抱拳:“京师百万人口,鱼龙混杂,即便开封府衙管得再严,若说一个江湖势力都没有,也是万万不可能的,请喻娘子指点一二!”

玲珑颇为无奈:“衙内,江湖事真不是少郎能够参合的,如今敢继续留在京师的,都是江湖上的能人,其中自然不乏穷凶极恶之辈,轻易不可招惹!”

狄知远道:“请喻娘子放心,我不会招惹,只是防范之心不可无,想先一步了解一二。”

玲珑看向朱儿,朱儿叹了口气:“跟他说吧,这小子孩提之时,就开始学文习武,心里倒也有数!”

“好!”

玲珑缓缓地道:“如今京师里面,成规模的江湖结社,其实只有一個,污衣社!”

狄知远心里觉得这名字挺奇怪,聚精会神听了起来。

这个江湖结社,还与国朝的强盛有关,如今别说天下各州县,即便是异族之人,都不断朝着京师汇聚。

正如隋唐的长安把关中之地过度开发,以致于那里至今还缓不过气来,现在的开封同样有类似的问题,由此朝堂上有官员提出,是不是要换一座都城。

但此事牵扯重大,仅仅是停留在议论阶段,决策和实施都遥不可及。

就目前看来,至少要等到北方局势彻底定下,才会考虑迁都议题。

既然一时半会迁不了都城,那么有些问题就必须解决。

比如排水。

曾经恶贼盘踞,祸害京畿的无忧洞,其实是整个京师的排水系统,以前里面住满了乞儿,乞儿为了最基本的生存,会清除污泥,无形中承担了疏通的工作。

后来乞儿帮被灭,贼人被一扫而空的同时,各种出水口的淤泥也开始堆积,泰定二年京师就淹过一次,此后朝廷不得不专门召集人手疏通。

但无忧洞的环境就不是正常人能够适应的,更何况里面四通八达的道路,由于迷路,就走失了整整五名差役,还有近百人生病倒下,不得已间还是招募乞儿流民,花费了大半个月,才将淤泥初步疏通。

污衣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出来的。

污衣污衣,顾名思义,就是愿意干这脏活的人,再由江湖会社管理起来,与朝廷对接,在初步尝试后,开封府衙认为此举甚佳,这个结社就飞速发展了起来。

“污衣社成立了九年,社众有千余人,更占据了无忧洞的地利!”

玲珑说到无忧洞时,眼神深处还有一丝伤感,语气上已然没有丝毫的波动:“会首姜九,手段高明,素有威望,江湖人敬称‘九爷’,若说如今在京师,唯一还具备一定地位的江湖子,便是这个得府衙认可之人了。”

狄知远奇道:“九爷?好奇怪的称呼……”

玲珑解释道:“当年无忧洞中盘踞着一个势力,叫‘乞儿帮’,其中的丐首就以爷相称,象征着手下要如同伺候亲父一般言听计从,现在的污衣社姜九,同样有了这样一呼百应的威势,占据无忧洞的地势,麾下势必暗蓄亡命之徒,而且府衙还要靠着他保证下水通畅,若有暴雨天气,不再淹没街巷……”

狄知远大致明白了,这种既有江湖信誉,又能得庙堂认可的势力首领,确实不容小觑,在姑姑承认自己出师之前,他这小身板还真的招惹不起。

所以他直接问道:“倘若污衣社参与到这起案件中,我要查案时避开其耳目,该怎么做?”

玲珑微笑:“污衣社活动的地方多为外城,若是走访外城民居,衙内再是小心,都避不开他们的眼线,若是大相国寺往北的富贵坊市,他们想要跟随,就没那么容易了……”

“多谢喻娘子!”

狄知远抱拳,再问了几个关于交趾人和污衣社的细节,朝着两人行礼致谢,告辞离去。

朱儿目送这少郎出了门,看向这位搭档:“如何?”

玲珑由衷地道:“小小年纪便有这般能耐,不愧是狄相公之后!”

朱儿感叹:“这孩子从小懂事,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为家中分忧了……”

玲珑有些奇怪:“追凶是为了家中分忧?”

“那倒不是,应该是兴趣使然!”

朱儿失笑,旋即脸色又凝重起来:“国子监死了科举士子,这不是小事,凶器又疑似异族所用,要知辽人一旦停纳岁币,便是我朝出兵之日,许多人等着这一天的到来,等了太久了!若是案情背后还潜藏着别的风波,你与机宜司来往甚密,都要做好准备!”

“明白!”

玲珑正色应下。

这也是她和喻平愿意以这位为主事的原因。

虽然朱儿吃的多,干的少,可这份着眼于大局的眼光,却是他们夫妇不具备的。

“终于要打仗了!”

且不说朱儿提醒了玲珑,再看着米盐市价的变动,于公输居内发出感慨,狄知远出了这家正店,没走几步路,就见到公孙彬和包默成站在街边,朝着自己挥手。

少年侦探团会合。

公孙彬率先道:“三日前,琼林苑的禁军还真的注意到了司马君实,他当时站在路边,失魂落魄,许久未动一下,禁军见状本想上前询问,刚刚走过去,他人倒是主动离开了,但那位禁军闻到了,司马君实身上有着一股淡淡的气味,似是用了香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