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居正皱了皱眉,拱手道:“官家和花蕊贵妃建立水军的主张,倒是可以商议,何不交给枢密院好生研究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在沿海登州一带海面修建战船,同时训练水军,岂不是两便?而且也节省开支,可以集中人力财力准备对北用兵,又可免于劳动百万民壮,不至于劳民伤财。也是百姓休养生息之策。”赵光义望向花蕊,只见她神情黯然,眼中似乎有泪光,不由心都揪疼了,朗声道:“朕说得很清楚!修建金明池,主要的目的是褒奖花蕊贵妃,其次才是训练水军之用。目前水军也主要用于汴梁北面江河防御,抵御一旦北伐失利,辽军铁骑南下。要是把水军放在沿海,如何起到抵御之用?”“可是,这金明池花费巨大,一旦开挖,将耗费掉多年积攒的军资,动用百万民壮,那开战之后,可没有民壮来运送粮草辎重了!这北伐,将必败无疑!”赵光义的脸阴沉了下来:“薛卿!你是宰相,不是枢密使,你管好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如何用钱,由三司使来管,至于军机之事,让枢密院去管,你就不要插手了吧!”薛居正大惊失色,撩衣袍跪倒:“微臣知罪。”大宋的皇帝在政治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分权,想尽一切办法分散大臣的权力,特别是相权和军权,大宋的宰相,其权力已经远远不能跟唐朝五代十国的时候相比了。宰相只负责行政事物,财权划归了三司,而兵权划归枢密院,行政、财政和军事三者独立,各自不能干涉。各自向皇帝负责。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大臣手里,威胁皇权。皇帝最为忌讳的也是三者插手别人的事物。特别忌惮的是宰相插手军事。所以,每次对外用兵,皇帝都是只单独跟枢密院的人商议,不让宰相参加,宰相甚至都不知道。所以,赵光义这么一说,薛居正自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而且。皇帝的话已经说道这个地步,说明皇帝已经很生气了。赵光义扫了枢密使楚昭辅和曹彬二人一眼,淡淡道:“你们两位意下如何?”楚昭辅躬身道:“微臣以为,薛居正的话是很有道理的,虽然现在具体的开支还没有计算出来。但是,可以预想,多年积攒的财力,只怕要为之一空,那时候,只怕的确无力北伐了!”赵光义冷冷地哼了一声,又望向曹彬:“你呢?”曹彬躬身道:“事出仓促。微臣还没有细细考虑清楚,不过事关重大,不宜草率行事。”赵光义又望向一直一言不发的卢多逊:“卢卿,你意下如何啊?”卢多逊官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也是次相。一向谨言慎行,听到官家点名问了,这才上前躬身道:“花蕊娘娘为了给先帝祈福,带发修行数年。的确应该褒奖,官家为娘娘修建金明池。广种牡丹、栀子花,一定会成为一处新的风景圣地。也是为东京汴梁增光彩的事情。同时,官家和娘娘还用此作为训练水军之用,意存高远,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实在是很好的事情。至于北伐,官家高瞻远瞩,早已成竹在胸,臣等无须多虑,只要谨遵官家号令,奋勇向前,便无往不利!”赵光义非常满意,频频点头:“很好,说的很好!——你们几位可都听到了?”薛居正磕头道:“官家,事关重大,不宜草率而定啊!”“草率?你说朕的决定草率?”“微臣不敢!”薛居正道:“官家!要是把国库之资悉数投入金明池修建,一旦战事突起,国库空虚,军饷无措,那,大宋江山社稷,便岌岌可危了!”“行了!没有你说得那么严重,我大宋百万雄师尤在,何来岌岌可危?”正说着,赵德昭拿着几张纸快步过来,脑袋上全是虚汗,躬身道:“官家,微臣和属下已经粗略算过,按一百万民壮来算,两年的伙食费和工食银,预计将达到两千万缗,加上前面算的修建费用一千万缗,总造价将达到三千万缗!”三千万缗钱,相当于人民币三百亿元。赵光义皱了皱眉,对开宝皇后嫔妃道:“除了花蕊贵妃,其余的都退下!”等她们都退下后,赵光义问赵德昭道:“目前积蓄的军费有多少?”“军费二千万二百万愍。”这就是说,所有储蓄的军费全部用来投资修建金明池都不够用的。赵光义又道:“那粮食呢?”“军粮将用掉八成!”没有粮草,那还怎么攻打北汉和大辽?赵光义望向花蕊。花蕊却把头扭到了一边,贪婪地望着山下的景色。仿佛一只关在鸟笼里很久的金丝雀,终于能展翅翱翔在蓝天下。赵光义望着她,心里盘算良久,道:“这样把,抽调民工四十万,其余用工的,用京城禁军!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半的伙食费和工食银。”楚昭辅忙道:“万万不可!禁军乃是守护京师的精锐,如何能用来开挖湖泊,修建园林?若是如此,那谁戎卫京师?”其他几个宰执们都连声附和。除了卢多逊不语。赵光义又把目光望向他:“卢卿,你认为呢?”卢多逊躬身道:“臣以为,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归降,如今南面已经一统,只剩下北边北汉。北汉若无辽朝后援,可以说不堪一击。而辽朝也颇为忌惮我大宋,我当真对北汉用兵,他们不会全力驰援。所以,攻克北汉,无须精锐之禁军,北边沿疆之厢军足矣!等到克伐北汉之后,金明池业已完工,经过两年磨炼的禁军,战力必大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必能席卷辽朝。直捣上京!”赵光义很是高兴,眯着眼美滋滋听着,连连点头。楚昭辅沉声道:“你是说用厢军去北伐?那不是自寻死路吗?”宋太祖赵匡胤把全国各地军队中的精兵集中起来,组成了所谓的“禁军”,也就是正规精锐嫡系部队,主要集中在京城附近,保卫京都。那些剩下的老弱病残则留在当地,称为“厢军”。主要是从事各种杂役。所以也叫“役兵”。虽然必要时也投入战斗,但是战斗力非常的差。次相沈伦也道:“卢大人。你不懂军事,就不要胡乱出主意,扰乱官家的思绪,将来除了乱子,你可担待不起!”卢多逊笑了笑。没有反驳。赵光义却阴沉着脸道:“沈卿,你说卢卿不懂军事,莫非你又懂吗?”沈伦忙躬身道:“微臣也不懂。”“那就是了,既然你不懂,又如何知道卢卿的主意不好呢?”“这个……”赵光义对曹彬道:“这里只有你是领军打过仗的将帅,你说,朕如果率领二十万厢军。能否攻克北汉?”北汉地贫民弱,军队不过一两万人。其实根本不是大宋的对手。而赵匡胤当时攻打北汉,采取得是围城打援的袭扰战,并不是真的要拿下北汉。当时考虑的是留着北汉,充当跟辽朝之间的屏障和缓冲,所以,每次都是佯攻。等到辽国的军队赶来救援,就撤了回来。要是现在攻打。只要辽朝不全力驰援,宋朝就算是用二十万厢军,完全可以拿下北汉。跟何况赵光义说了,他要御驾亲征,那谁敢说他会失败?所以,曹彬拱手道:“官家亲征,将士士气高涨,肯定无往不利,北汉有如官家囊中之物,自然是手到擒来。但是,金明池修建,还是要……”赵光义一摆手,止住了他的说话,笑问沈伦:“沈卿,你听到了吗?”沈伦额头冒汗,低声道:“微臣……,听见了……”薛居正一直还跪在地上,官家赵光义不让他平身,他不敢起来。听到这里,忍不住道:“可是官家,用厢军征战,死伤必定剧增,不如让禁军去攻打北汉,让厢军来开挖金明池……”“不必了!”赵光义打断了薛居正的话,“南北距离千里,将兵士调来调去的劳民伤财作什么?攻打北汉,二十万厢军还拿不下来,养这些兵有何用?朕心意已决,京城附近的禁军,全部投入劳作。京城现在无事,不需要他们傻呆着,该是活动活动的时候了。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