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驸马传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345章 危急关头(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岂止是狼狈,简直可以用悲惨来形容的,许多的官军已经是口鼻殷红,急促沉重地呼吸时候不时的喷出血沫子,显然已经是奔跑了太长地路途。 肺已是跑炸了的。 更有人明显的体力透支过剧,跑动之中一头栽倒就不再动弹……

灾民好像也是见到了这般的情形。 方才还急慌慌乱忙忙的模样登时就来个大逆转,纷纷笑哈哈的拜谢:“弟子谢过圣母庇护之恩,感圣母之慈悲,信圣母乃世间唯一真神……”

“慌个鸟?俺早就说了圣母在则百无禁忌……”

“方才你小子还是慌乱的,裤子已是尿了地吧?哈哈”

那些个宋军好似溺水之人见到救命稻草一般,见到如此众多的灾民便是以为有了希望,不管不顾的一头扎进了灾民之中。 人就是这样。 在生死关头或许还能爆发些寻常时候做不到的能力,一旦见到希望,心中之气也就泄了。

这些宋军就是如此,见到这些满山遍野的灾民,以为是来了救星,哪里还顾得上其他,纷纷扑倒在地大口喘息……

宋军如此不顾一切的奔跑绝对不是要去杀敌,而是在逃命。 只有在逃命时候,宋军才是如此的模样,说明在这些宋军的身后还有极其可怕地敌人。

果然!

满眼都是数量庞大的宋军还在往这边奔跑,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李二根本就无力阻止,那些灾民更是没有这个心思。 反而如同见到什么稀罕的事情一般嘻嘻哈哈的看了那些正奔跑过来的大宋官军。

众灾民虽是有了劫后余生的轻松惬意,李二心头却真个是抽紧了地。

因为已经可以感觉到整个大地都在微微的颤抖,耳中隐隐约约可以闻得闷雷一般的杂乱声响,是骑兵……

果然是骑兵,很快前面的小小高岗之上就现出了骑兵的身影,而且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这些骑兵一上来就是毫不留情的斩杀正往这里奔跑是大宋官军,挥舞的长刀只一个闪动,便是把想要逃命的宋军劈肩带肋的斩开,甚至可以听到那只来得及发出一半的频死惨叫。

那么多逃命地宋军竟然是没有丝毫地斗志的。 竟然不做丝毫地抵抗。 只是发狂一般的往这边人多的地方奔来,希望可以得到一点点的保护……

奈何步军是跑不过骑兵的。 骑兵如同猛虎入了羊群一般的随意斩杀,长刀浸血哀嚎之声此起彼伏。

在急速的奔跑之中,在奔驰的骏马之上斩杀敌人是这些骑兵最为渴望的事情,不一刻的功夫,就如同汤浇蚁穴火燎蜂房一般的把宋军斩杀,其速度不比沸水泼雪慢了几分。

是契丹骑兵!

李二并不知道契丹的骑兵究竟是什么样子,不过在大宋的这个方位,所能够出现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西夏党项,一个是辽国契丹。

至于西夏骑兵李二是见过的,最典型的装扮就是中缝皮盔,头盔的顶子上有个装饰性的锦鸡尾羽,如同在头顶上安装了避雷针一样的好笑,而且身上的皮甲也是类似于筒子坎肩,几乎能够罩住上身除肩膀手臂以外的任何地方。 而前面的骑兵却是另一个打扮,光秃秃的皮盔成个粗糙的半圆,好似半个西瓜口在脑袋瓜子上,皮盔甚至遮蔽了前额,好似半个面罩的模样。 皮盔的两侧还缀了长长的流苏,和西夏骑兵大为不同,更为要紧的这些骑兵的皮甲不是那种筒子状,更象是把整张的生牛皮披在了身上,制作极其的粗劣,主要是保护前胸,跑动的时候,后背的那半块皮甲甚至还有可能漏风。

对面的那些骑兵很快就把声誉的宋军斩杀完毕,似乎对于眼前数量众多的灾民极其的忌惮,不仅没有趁势掩杀过来,反而是在微微的后退哩。

灾民见那些骑兵后退,顿时爆发欢呼:“圣母果然是再次显灵了的。 可不就是退去了地么?”

“哈哈,我早就说过的,跟随了圣母才是真正的百无禁忌……”

李二绝对不会如灾民那样的乐观。

这些契丹骑兵的装备或许比西夏骑兵有所不如,但是李二知道契丹骑兵的战斗力绝对不是西夏那些华丽的骑兵可以比拟地。

眼前的事实就是最好地证明,李二曾经和西夏骑兵交手过。 眼前的契丹骑兵不仅在效率上比西夏骑兵要高的多,而且那种凶悍的杀伐之气更是紧要,斩杀敌人时候所展lou出来的残暴完全就如同猛兽一般。 最为李二所震撼的是这样的骑兵既然能够为人如心使臂半从容不迫地指挥。 因为也只有李二知道,那些骑兵的微微后退不是真的被数量庞大的灾民所震慑。 更不是真的要一退而走,骑兵的微微后退是为了积攒马力,给战马以喘息的机会来恢复体力,同时利用那个小小的土坡作为助力,以达到居高临下地效果,用来快速的展开骑兵风驰电掣的速度。

高速运动之中的骑兵几乎是无敌的,而将正疯狂砍杀的骑兵迅速地收拢。 并且为下一次更为猛烈的冲锋做准备。 这种战法在冷兵器时代被精通骑射之术的蒙古人广为使用,并且发扬光大。 眼前指挥骑兵之人不仅能够明白这些,而且能够很是得心应手的驾驭整个骑兵队伍,绝对是个极其厉害的敌手。

能够以几千的骑兵追赶数倍的敌人几十里,并且获得完胜当然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若是以单纯的战术来说,耶律玉容已经算是天下无敌的了。

比如这次谋划了近月余地军事计划,取得了空前地成功,把耶律玉容在军事上的成就带上了巅峰。 彻底击散了大宋帝国在河底一带地军事布置。

耶律玉容所率领的契丹骑兵在很久之前就开始销声匿迹,一度的找不到踪影,任谁也想不到耶律玉容是在谋划一个极其冒险的大胆行动。

把以快速机动见长的骑兵带进了深山老林之中,完全发挥不出高速的优势,在介山和霍山之中穿行了二十余日,为了保证体力和战斗力。 每日的行进速度不及八十里。

这次艰难的深入太过于冒险,尤其是对于契丹骑兵来说。 不仅没有可以依赖的补给线,更是要放弃擅长的高速运动战法,若是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就是个万劫不复的结局。

耶律玉容何尝不明白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局?不过她有信心取得这次惊天大赌的最终胜利,因为她算准了宋军已经为自己惊人的速度所震慑,必然不敢分散兵力四面出击的来做主动攻击,在耶律玉荣眼中,宋军对于城池要塞的依赖已经到了可笑的地步。

更为甚者,这次冒险真是太值得了。 一旦胜利甚至根本就不需要胜利。 只要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顺利走出霍山,就已经是胜利的了。 那时候晋州、隆德、威胜三地都在骑兵的作战半径之内,必然能够在宋军心理形成巨大的震慑。 到那时候,稍微在大宋帝国河东守军的城门上踹一脚,就可以奠定整个战场的走势,和河北路的辽国主力互相呼应,完全可以左右整个宋辽战争的局面,。 这个计划一旦成功,无论是实际的战略意义还是个人威望都 将达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样巨大的诱惑绝对值得去冒险。

现在的耶律玉容已经被自己所取得的一连串胜利冲昏了头脑,表面上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温良谦卑,内心却是已经极度的膨胀,所想所念的不再是战斗,不再是战役,而是战争……

在耶律玉容看来,父亲确实是很有些心机的,不过作为大辽之主,父亲实在缺少那种应有的魄力,做事总是力求谨慎,未免束缚了手脚,实在不是开拓之主……

只要能够左右甚至取得整个战争的胜利,无论是威望还是实力都将远抄老谋深算的父亲,到那时候,懦弱无力的太子弟弟也不过是个摆设罢了……

为发动这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袭,契丹地骑兵们消耗了太多的体力。 在深山老林之中时候根本就如同野人,不近得不到补给,更是不敢lou了行藏。 在艰难而又漫长的行军过程中,耶律玉容以弱女子只身于士卒同甘共苦,不以身份尊贵而有任何的特殊照顾,甚至身先士卒的探路前行,那那些个剽悍血勇的契丹儿郎感动的是一塌糊涂。 耶律玉容在刻意地维护之下,得到这些战士的绝对拥护。 同时也在常人难以忍受地情况下保留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

当然保存体力和战斗力不可能完全依kao耶律玉容的作秀来维持,这些契丹悍卒为了取得必要的补充,时常的袭击山中大大小小的村落,抢光所有能够吃下肚子的东西之后,杀光所有地活口,鸡犬不留。

小暴龙最是见不得屠杀这些没有能力反抗的山民,几次阻拦。 奈何耶律玉容以“防止山民泄lou军情”为由毫不留情的斩杀遇到的所有人口。

这次行动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冒险,是你死我活的厮杀,岂能容得许多妇人之仁?突然性和隐蔽性是这次奇袭最重要的前提,为了保障这个前提,只能把所有的山民全部杀死。

“带上他们不可以地么?小暴龙耶律娇是这么问的。

“儿郎力疲,行进更慢,如何能够携带百姓?”

耶律玉容是这么回答的。

义不理财,慈不掌兵!一路潜行毁坏的村庄也有十几。 杀死的山民总数绝对不会比这支队伍的人数要少。

耶律玉荣和李二都是带领了众人在进行一场十分漫长地转移,只不过耶律玉容带的是军队,为了胜利而杀死百姓;而李二带的恰恰的就百姓……

在李二率领灾民迁徙的过程中,耶律玉荣也是钻进了深山,在山林之中兜着圈子,即便是和外界断绝了联系的。 自然不能知道李二已经到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