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剩女重生六零记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22.第 22 章(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李阿广在杨柳的眼中看到了坚持,他只得放手让她去洗衣服。

冬日的河水虽然冰凉浸骨,可是一年到头这才有了点时间的农家妇人们是闲不下来的。家里的床单、被套,蚊帐帘子是时候换下来做一次彻底的清洗。因此,河边熙熙攘攘不少洗衣的妇人。

“哟,这不是阿广媳妇吗?来这里,这里还有个位置。”不得不说,即便是六十年代,也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杨柳刚端着衣服走近,就有人招呼着她过去一起洗。

杨柳因为不太认识人,所以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

“我是你甄三嫂子,这是你王家嫂子。喏,那边的是甄二嫂子和李家大嫂。”甄三嫂子主动介绍着周围的人。

杨柳放下洗衣盆,认真的跟每家嫂子打了招呼。并且记住了她们的外貌特征。上次跟阿广一起发花生的时候,太多人了,她根本记不过来。

中午时分,太阳还高高的挂在头顶。这个时候的河水没有早上那么冰凉刺骨,所以大家都选择在吃了午饭后的时间来河边洗衣服。冬日的阳光下,杨柳的皮肤白得发光。

甄三嫂子看了一眼杨柳的手,这可真真是没有做过家务的手。这些嫂子们之所以这么快就接受了这个外来媳妇,的确是因为杨柳不仅勤快,见到谁都是一张笑脸。

看她洗衣服的架势就知道她不是个花架子,衣服洗得可仔细了。一点也没有因为河水的冰凉而退缩。

“嘿,甄三嫂子,唱个歌儿呗!”山脚下的人家,天生有一副好嗓子。

洗衣服的妇人也多,纷纷起哄让甄家三嫂子来一首。

农村的妇人倒也不矫情,凡是会唱几只小曲的人都不会推辞。毕竟,这也算是一种难得的娱乐。要不是过年,哪里来的这份心情。

“好,我就给大家来一曲高山小调。”甄三嫂子站起身来,清清嗓子,一副开唱的架势。

宛转悠扬的歌声在河边响起来,咚咚的流水声,外加大家洗衣服的捶打声。没有繁复的歌词,有的只是农村人对大山的感叹,对生活的感悟。歌词单调,胜在声音质朴醇厚。

“噢,噢!好听,好听。”甄三嫂子的歌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杨柳,你也来一曲吧?”甄三嫂子是知道杨柳之前在戏园子里唱戏的,所以才有了这样的邀请。

“各位嫂子,那我也献丑一曲,祝大家来年红红火火。”杨柳彻底爱上了这里,即便是前不久才差点遭遇非礼。甄家湾让她有家的感觉,阿广和嫂子们的包容,让她对新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当杨柳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河边洗衣服的妇人们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这也太好听了吧!潺潺的流水,天空中的鸟儿的鸣叫,都成了她的伴奏。不同于乡间小调,这是一种有历史传承的唱腔,一听就非常专业。

杨柳唱完,才发现嫂子们都呆住了。自己唱得不好吗?

“好!再来一曲,再来一曲!”河边响起了一阵欢呼和掌声。

赵尉然拉了拉自己身边的姐姐,“刚才谁在唱歌?真好听!”他和姐姐都听呆了。

“应该是阿广大哥的新媳妇在唱歌吧?”远远地,赵碧晨看到站起来的身影有点像杨柳。走近了一看,果然是杨柳在唱歌。她真是一幅天生的黄鹂嗓,比后世歌星的声音更空灵。

杨柳眼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唱了两首之后就推辞让别的嫂子开唱。许是杨柳的歌声刺激了各个嫂子,大家纷纷献唱,河边就像是在举办活动,甚是热闹。

在这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农村,赵碧晨看到了大家积极乐观的一面。不过,一想到开春之后即将展开的运动,赵碧晨皱紧了眉头。学校现在已经停课了,说是检修学校,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有几个老师被请进去喝茶了。

想到念书,赵碧晨这一世没打算再进学校了。上辈子她在学校几乎待了一辈子,何况现在的教育她去念书根本一点用处都没有。还不如在家里好好整理一下祖上留下来的古籍。

第二天一大早,来赵家求取对联的人一看到赵家大门口挂的对联,立刻眼前一亮。这个字,倒不像是赵旭东的笔迹?

“老赵,这可不像是你的字呀?”村里的人即便是写不了毛笔字,这么多年看下来,也对赵旭东的字体非常熟悉。

“嗯,这是我家晨儿写的。”赵旭东等这句话已经等了一晚上。他其实迫不及待的想要接受大家羡慕嫉妒的眼神。

果不其然,村民们惊讶的看向赵旭东身边的赵碧晨。他们赵家可真是出读书人!碧晨才十二岁吧?竟然能够写得一手不逊于赵旭东的毛笔字。这一定是遗传。

“老赵,我可真是稀罕你这闺女。”李家大叔说的是大实话,赵碧晨在同龄人中不是一般的出色。不仅能够帮着家里干活,照看弟弟,还能写这么一手好字。

“碧晨,你帮李大叔写一副对联,好不好?”李家大叔决定今年自家的对联让赵碧晨来写。

于是,赵旭东的工作找到了接班人。他舍不得女儿的手太累,自然也是帮着一起写的。不过,大家似乎更买赵碧晨的帐。明显赵碧晨对面站着的求对联的村民更多。

人群中,甄世嘉看着自己的同班小学同学,总觉得赵碧晨哪里不一样了!

以前上学的时候,两人因为同一个班级,经常约着一起上下学。赵家跟甄朝选家里本就关系处得好,甄世嘉作为甄朝选的幼子,在学校颇为照顾赵碧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赵碧晨似乎并不需要自己的照顾。她好像变得更厉害了?

甄世嘉以前是见过赵碧晨写毛笔字的,不过那个时候她还没有写得像现在这么好。好似这没有上学的两个月,赵碧晨一下子就长大了。平日里也不见她来找自己玩。反而经常跟表哥一起上山?

这段时间,甄世嘉去外婆家小住了几天。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小伙伴变得太快了,自己似乎跟不上她的脚步。

张大婶磨磨唧唧走到赵碧晨面前,难得出现一股扭扭捏捏的情绪:“碧晨,帮你大婶写一副对联,好不好?”语气里带着小心翼翼,深怕赵碧晨拒绝。

赵碧晨并没有搭话,而是冷冷的看着张大婶,直到把她看得低头不敢直视赵碧晨。如果此刻地上有条缝,她一定会想要钻进去。

赵碧晨静静的接过张大婶递过来的红纸,“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公式化的写法,面上也没有太过亲近的表情。要不是好心人提张大婶念了一遍,她都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

“好好好,就写这个,这个好。”张大婶没读过书,可是这幅对联她听懂了。自然是心里乐开了花,忙不迭的点头。拿到赵碧晨写好的对联,张大婶双手捧着连声道谢。

在她走后,几个大嫂子对着她的背影指指点点的。

“瞧,打个空手就来求对联了。也亏得咱们碧晨大气,不跟她计较之前的事情。”

“你还不知道她吗?铁公鸡一只!”

当赵碧晨抬起头的时候看到了甄世嘉。对于这个小学同学,她的记忆停留在了上辈子。听说他后来混得挺好的,一路从公社的支-部-书-记升任到了市-委-书-记。

“世嘉,你们家的对联你爸爸刚才拿回去了。”赵碧晨以为甄世嘉是来拿对联的。因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彼此都是称呼名字的。

“我知道。碧晨,你跟我来,我有事情跟你说。”甄世嘉一把拉住赵碧晨,让她跟自己来。

赵碧晨不明所以,倒也放下毛笔跟着一起去了。像这样十二岁左右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在农村手拉手倒是没有太多说闲话的,毕竟孩子们都还小。跟上一次造谣吕向阳和赵碧晨不同,吕向阳已经年满十五周岁了。

将碧晨带到一个角落里,甄世嘉松开她。

“碧晨,你是不是忘记了我们的约定?”语气倒是像极了一个被辜负的男人,可惜他还太小。

赵碧晨睁大眼睛,自己答应了他什么?印象中小时候的确跟甄世嘉玩在一起,可是后来不在一个学校念书,大家的接触也就越来越少。再加上男女有别,她可不记得自己小时候答应过甄世嘉什么。

“看吧,你真的不记得了。喏,这个给你。”甄世嘉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串手串,递给赵碧晨。

“这是放假之前你一直想要的酸枣核手串。我答应过你,去外婆家的时候,从他们家后面的酸枣树上摘酸枣给你做这个。”甄世嘉的声音有点失落,原来她都不记得了。

赵碧晨愣愣的看着手中的酸枣核手串,重生之前的她一定是记得这件事的。可是,现在的她的确想不起来还有这样一件事。

酸枣核洗得干干净净,这个东西貌似又叫做“五眼六通菩提子”。通身的纹理非常漂亮,寓意也很好。这件礼物可以看得出来,甄世嘉是用了心的。

“谢谢你,世嘉。我没有忘记,这不是过年吗?太高兴了。”赵碧晨当着甄世嘉的面,直接戴在了手腕上。

甄世嘉一下子被治愈,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没事,你喜欢就好。对了,碧晨,大年初一我们一起去看庙会吧!”甄世嘉刚想转身回家,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赶庙会不仅可以吃到画糖,还会看到踩高跷的和表演队伍。对孩子们来说,过年最大的期待除了可以吃上肉,剩下的就是可以赶庙会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