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何以解忧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刺激(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天气越来越热,网球课愈发成了煎熬。

照例跑完两圈,杜康擦着额头的汗,有些庆幸林靳冉不在,她不想被他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

汤芸芸靠在她肩上,第一百次的后悔,“早知道就选健美操了!呜呜呜呜……太阳也晒不到,也不用跑圈,期末考试又简单,网王误我!”

“没事。”杜康安慰她,“高三就没有体育课了。还有一个多月,坚持下就过去了。”

“……”汤芸芸目光呆滞,“我一时不知道是继续上网球课好,还是高三以后体育课全部变自习课好了。”

“傻不傻,当然是继续上网球课好啊。”孙子杰走过来,“高三天天坐在教室里,想想就可怕!”

三人不约而同的望向高三教学楼,那里永远是学校里最安静最严肃的地方。

“快高考了。”杜康轻声道。

汤芸芸和孙子杰同时打了个冷战,“别说了别说了,练球!快练球啊!”

六月,学校里的绣球花开了,从窗外望去,一片的蓝紫渐变色,热烈绚烂,一如这个季节。

班主任突然叫杜康去她的办公室。

最近没什么事,杜康一头雾水的走进去,发现年级主任也在。

莫名心虚。

好在沈海琴老师很快就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了。原来白水镇到市区的公交车在一中增加站点,是因为有学生写信给了市长信箱,市政部门这才改的线路。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宁城晚报的记者知道了,就来联系学校想做个采访。

这是好事,既体现了政府为民服务的办事能力,又体现了一中学生敢向政府提意见的主人翁精神,学校这才开始找写信的学生。

杜康说了不是自己写的信,就被放出来了。临走沈老师还有些可惜的朝翟主任说:“看来不是高二的学生,高三的问了好像也不是,现在高一的学生,可是越来越有想法了。”

回白水镇的公交车上,杜康对那个不知名的高一学生充满感激,“多亏他了,我们少走二十多分钟路。”夏天走路可太晒了。

陈景隅咳嗽了两声,“的确,知道是谁了吗?”

杜康摇头,“你怎么咳嗽了?”

“没事,最近换季的原因。”他朝她安抚的笑笑,转移了话题,杜康剩下的话被堵在嗓子里。

到家的时候她还在担心陈景隅的身体,去厨房找老太太,却发现往常应该在做饭的奶奶并不在。好不容易在老太太的卧室里找到人,发现她正抱着相册在抹眼泪。

“……奶奶,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杜康不安的走进去。

“囡囡啊,你回来了。”老太太伸手过来揽住她,“不要急,是好事。”

“好事?”

老太太有些颤抖,她极力平静的说:“今早镇上开会,说要在十里街西边的空地上,重新造一个东街。”

东街,那是十几年前被烧毁的十里街的另一半,有宁州城第一家银行的旧址,有宁州女学的学堂,有老太太家曾经的花园洋房……

“那太好了,真的是件好事,您哭什么呀?”

老太太笑容奇异,“他们说,还要造一个纪念馆。”

杜康顿时愣住了,“纪念馆?”

“对,到时候你爷爷、你爸爸,陈叔叔家的两个哥哥,王老头的女儿……他们的名字、事迹,都会刻在那里,每一个来十里街的人,都会知道他们。”老太太长叹,似喜似悲,“他们没有被忘记。”

那些牺牲在硝烟里,曾经为了这片土地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其实并不在乎有没有人记住他们的吧。

只是,能安慰那些记得他们的人总是好的,能告诉后来人珍惜现在总是好的……

杜康忍着涩意,“奶奶,那我们就不搬了吧。”

老太太顿时老泪纵横,“不搬了不搬了,我要在这看着你爷爷你爸爸,不搬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