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贵妃很郑重的拜谢,皇帝伸手拉起她,笑道:“自家人,何必客气。小四、小五、小八的嫡亲姨丈,朕能不提携么?”
邵贵妃虽是非常感激,却也并没太放在心上。外戚或是封爵,或是在亲卫中任职,原也是常事。别说指挥同知了,直接任命为指挥使的外戚也不在少数。
宣城伯府。
宣城伯府共有三位公子,长子林觉迟已立为世子,娶妻邵氏。次子林予迟向有才干,已官至金吾卫指挥佥事,娶妻戚氏。季子林惜迟是小儿子,自小养的娇,在鹰扬卫挂了个闲职,整天的只管吃喝玩乐,娶妻郗氏。
自从觉迟一家子回府,宣城伯府表面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看上去和美的很。林予迟、林惜迟都很尊敬长兄长嫂,对林啸天这小侄子也极为疼爱。
觉迟接到羽林卫指挥同知的任命,宣城伯府顿时喜气洋洋。世子从没踏入过仕途,一下子便得了个从三品的官职!这可是极荣耀的事,难得难得。
宣城伯府中,最开怀的人是觉迟老爹,宣城伯林朝。宣城伯乐的合不拢嘴,“儿子,爹一直觉得对不住你,耽误你的前程了。若是你在家里好好的,以你的才干,早该是朝中要员。如今你任了亲卫指挥同知,前程尽有。儿子,男人还是要有实权,要有建树才成。”
最不开怀的,是宣城伯的次子、觉迟的异母弟弟林予迟。觉迟离家多年,林予迟一直以林家长子自居,觉得宣城伯府迟早应该是他的。自从觉迟回了家,立为世子,林予迟多年来的期望一下子落空,心里难受的很。“他不过是占着名份罢了,论才干,论朝中的人脉,他哪里能比的上我?”林予迟一直憋着口气。
从前,林予迟还可以“我领实差,他是闲职”而自豪。今天这道任命一下,林予迟连这点仅存的优越感也没有了,怎能不郁闷。
宣城伯最小的儿子林惜迟倒是浑不在意。他是小儿子,自小就知道宣城伯府不是他的,将来他要分家出去,自立门户,凡事靠自己。觉迟回家,立为世子,对他没半分影响。
宣城伯飘飘然,林予迟悻悻然,觉迟却是神色淡然。他虽然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可是性情淡泊,并不热衷名利。有官做,他不会推辞;没官做,他也不会沮丧。
心慈和觉迟真是夫妻,面对这从天而降的任命,也是淡淡的。林予迟的妻子戚氏,林惜迟的妻子郗氏全都笑着向她道恭喜,她客气的谢过,多余的话一句没有。
戚氏撇撇嘴,拉着郗氏告辞出来,咬着耳朵,“就凭她,也配当咱们大嫂?不知哪个村儿里出来的柴禾妞,任事不懂,礼仪全无!”
郗氏和林惜迟一样性子散漫,不在意的笑道:“没有啊,她该有的礼数半分不缺,不大热络而已。这也没什么,她回家不久,原跟咱们不熟,过些日子便好了。”
戚氏恨铁不成钢,“咱们是亲妯娌,她和咱们可不会一心!弟妹,别怪嫂子没提醒你啊,往后小心着她,莫和她走的太近。”
郗氏笑,“我不会上赶着的,放心罢。不只我不会上赶着,依我看,她也不会。二嫂,她对着咱们连一句废话都不肯多说,并没拉拢的意思。”
戚氏冷笑,“你以为她不想?村儿里出来的柴禾妞,不会罢了。她出身不好,教养也差,这贵妇之间的应酬之道,她是根本不会。”
郗氏抿嘴笑了笑,“二嫂,她是柴禾妞,她姐姐是什么?”
戚氏呆了呆,没敢接话。郗氏嫣然一笑,福了福,告辞走了。
戚氏看着她的背影,不屑的啐了口,“没见识、没眼光的东西!只管着眼下,往后的事从不肯费神想想!”
戚氏沿着甬路往前走,迎面来了位袅袅婷婷的少女。这少女腰肢纤细,风姿绰约,走起路来如弱柳扶风,美不胜收。
“祁姑娘啊,昨儿个我特意去寻你,竟没见着。”戚氏一见这少女,立时换了大大的笑脸,“没想到今儿个却在这里巧遇了,咱们真是有缘份啊。”
戚氏对心慈本是不屑一顾的,连带的也不喜欢青雀。不过,她娘家有个兄弟戚胜,禀性好武,生平最爱的便是拳脚功夫。听说女将军祁青雀和林家有亲,暂居宣城伯府,死皮赖脸的央求戚氏替他说亲,“我若能娶到祁将军这样的媳妇,做梦都会笑醒。从前寻不到媒人,如今她都住到您家了,和您必是极熟的,您不能不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