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夏文圣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87章 出大事了!大喜事!镇国公傻眼,永(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那就等待结果,只要结果出来之前,真正想活命的百姓,会义无反顾的去支持自己,倘若结果当真是没用,那的确会出大问题,可结果是好的,那江中郡百姓将会更加热情更加狂热的去农耕。

可对于旁观者来说,他们认定自己在骗人,便会隐忍不动,等待着自己自取灭亡。

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看到大夏王朝乱起来,这不是好事吗?匈奴国,扶罗王朝,大金王朝,哪怕是中洲王朝,他们都乐意看到这一幕。

所以他们会耐心等待。

至于第二件事情,顾锦年则是印证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变异后的种子,能否在其他地方生长?

这个很重要,顾锦年是希望不回,也认为应该不会,因为其他地方可没有这诡异的火球。

这火球相当于是一块巨大的灵晶,时时刻刻给这些大夏龙穗提供能量,其他地方没有,那这种子就无法吸收能量,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枯绝。

若是这样的话,就算有人盗窃了种子,拿去研究种植,那么他们就会发现,这东西一点作用都没有。

彻彻底底坐实,自己就是在骗人,可以让他们安安心心等着大夏内乱。

最后一件事情,就是自圆其说,其实还是在引导风向,不过是引导一些聪明人的风向。

大部分人都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听谣言或者看结果,而有些人不一样,如果不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他们还会持有疑惑。

现在对顾锦年而言,他不希望任何人来关注这些种子,就是希望他们认定,这些种子都是没用的东西。

只要争取足够的时间。

最快三个月。

最慢半年。

就可以给整个神洲大陆所有人一个天大的惊喜了。

只不过,眼下自己还要做几件事情。

回到军中大营,顾锦年直接写下一份书信,而后交给自己六叔顾宁涯。

“六叔。”

“火速奔赴大夏,让陛下加派五十万大军前来此地,让老爷子为首,只派信得过的人。”

顾锦年出声,他神色无比严肃,如今各地发生灾情,一半的兵力都被抽取赈灾,剩下一半的兵力,则是留着防止内乱。

大夏王朝直录将士有四百万,各地藩王这些不算,铁骑四十万,十比一,顾锦年抽来五十万将士,不需要骑兵,他只需要寻常的精兵就好。

“让老爷子带五十万将士过来?”

“锦年,这又是做什么?”

这回顾宁涯有些惊奇了,五十万将士可不是你说抽就抽的啊,而且还让老爷子带兵过来,说实话很多地方都不太符合规矩,极容易被人抓住口舌。

“要出大事了。”

“六叔,加快速度。”

“而且一定要在朝会之时,将信交给陛下,一定要在朝会,知道吗?”

顾锦年极其认真道。

这话一说,顾宁涯神色也变了,顾锦年说出大事,他真不会怀疑。

“好。”

几乎没有任何废话,顾宁涯直接带着一小部分人,朝着大夏王朝赶去,而且动用龙舟。

而如此。

一些消息也自江中郡传了出去。

五天种子发芽。

谣言四起。

顾宁涯神色沉重,从军中大营火速离开,动用龙舟,前往大夏王朝。

这些信息,没有一条不值得去细想。

宁王将士大营内,当侯君得到这些消息后,不由深吸一口气。

“果然没有错。”

“顾锦年就是在欺骗百姓,这天底下有什么稻穗,可以五天生根发芽的?”

“就算是大金龙米都做不到。”

“除非拿灵晶来催熟。”

“而且我的人已经打探到了,有种子生根发芽是没有错,但很多地方的种子直接被毁,顾锦年还企图解释,若不是百姓实在是没辙,谁都不会相信这种言论。”

“顾锦年太急了,他太想要让百姓看到希望,所以一步错,步步错,这样下去,百姓们的期望越高,等到结果出现后,失望就越大。”

侯君出声,他眼神当中充满着自信,笃定这稻穗有天大的问题。

然而帐篷内,李善却缓缓取出一个袋子,摆在侯君面前。

“无论有没有问题,还是要小心一些,侯先生,这是我让人窃来的种子,土壤还在里面,没有伤到根,伱火速带人离开,去其他地方种植看看。”

“倘若这种子当真有神效,我等就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了。”

“可若是种不出来东西,我等也就彻底安心,等待顾锦年自取灭亡。”

李善开口,他将种子摆在桌前。

看到这种子,侯君顿时一喜。

“相爷不愧是相爷,这段时间在下让人想尽办法获取种子,可结果一粒未收,顾锦年把控的太严格了。”

“的确,还是要谨慎妥当一点,在下立刻让人去处理。”

看到种子,侯君自然喜悦,原因无他,虽然大家都相信顾锦年肯定是在骗人,可毕竟没有求证啊。

没有求证的情况下,就意味着有万分之一的可能,顾锦年没有在骗人。

起兵造反这么大的事情,岂能容忍万分之一的容错率?

一但种子有用,顾锦年平定江中郡之难,造反计划直接泡汤。

这事情决定胜负,侯君岂能不求证?

只不过顾锦年管控的太严格了,即便是他想盗窃种子都做不到。

现在李善送来了,算是及时雨。

如此,侯君立刻令人将种子土壤带走,赶紧去种下来看看。

“告诉宁王。”

“若种子无效,三个月后,便是最佳时刻,到时候可乘风破浪,解决一切是非。”

李善开口,他语气笃定无比。

“明白。”

侯君点了点头。

如此。

翌日清晨,朝会当中,一道身影火急火燎赶来,是顾宁涯。

顾宁涯突然来袭,使得朝会极其安静,所有人不由自主感到一种压力,不是来自于顾宁涯的压力,而是江中郡的压力。

“陛下,天命侯送来军报,请求陛下立刻调遣五十万大军,赶往江中郡,而且天命侯说,要由镇国公率领。”

顾宁涯出声,说话之间,将信封交给已经走下来的魏闲。

后者接过信封,立刻交由永盛大帝。

而大殿却显得异常安静。

突然调遣五十万大军?这是何意?

江中郡只是旱灾,又没有发生兵乱,调遣五十万大军只有两个可能性,要么宁王造反了,要么就是民变了。

无论是那个,对朝廷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

龙椅上,永盛大帝的神色也微微沉了下去,他接过信封,拆开一看,脸色更加凝重。

因为信封上只有三个字。

出事了。

就是这三个字,使得本就有些心情沉重的永盛大帝,此时此刻,心情更加沉重。

“陛下?敢问侯爷传递什么军报?”

“是啊,陛下,怎么好端端要调遣五十万大军啊?”

一时之间,朝堂百官纷纷开口,询问其原因。

永盛大帝深吸了一口气,没有说明原因,而是在沉思,在考虑。

说实话,他相信顾锦年能解决江中郡之灾,但这种相信,是因为顾锦年之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可实际上抛开一些不存在的幻想,江中郡之难,有多危险,他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

想要解决太难太难了。

眼下调遣五十万大军,肯定是出了大事,而且九成九是担心要发生民变。

这一刻,他的心悬在嗓子眼上。

“赵益阳听令。”

“立刻调遣五十万大军,交由镇国公,由镇国公点将,即刻直奔江中郡。”

永盛大帝开口,虽然他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还是信任顾锦年的。

可这话一说,一些声音却响起了。

“陛下,这决然不可,如今各地灾情,朝廷仅剩的兵马本身就不足,调遣五十万大军,此事万万不可。”

“若调遣五十万大军,这并没有太大问题,可由镇国公率领,前往江中郡,这万万不可啊,天命侯已经带走了十万铁骑,外加上这五十万大军,其势力恐怖无比,胜过所有藩王,万一顾家心怀不轨,大夏王朝岌岌可危。”

“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一道道声音响起,臣子们的想法也很直接,顾锦年带走了十万铁骑,为了赈灾这个可以接受。

但现在又调遣五十万大军过去,这就不合理了,也不是大家能接受的地方。

天知道顾锦年想要做什么?万一是担心大夏王朝即将内乱,带走五十万大军,外加上十万铁骑,这股势力,等待大夏内乱之后,也算是霸主级的存在。

不弱于宁王。

而且镇国公是谁?大夏第一战神,让这种人掌握兵马,绝对是天大的隐患。

“闭嘴。”

下一刻,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

他的目光平静,但却凝聚出一股强大的帝王之威。

“朕说过,此次天命侯顾锦年,为灾情总指挥使,他说要什么,朕就给他什么,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尔等爱卿可有良策解决吗?若尔等有,朕也可以听一听尔等的意见。”

永盛大帝声音冰冷。

到了这个时候,还在怀疑来怀疑去?

既然选择了顾锦年,他就不担心顾锦年会乱来。

此言一出,百官彻底沉默。

“顾爱卿。”

“回去告诉锦年,朕无条件相信他,朕会在大夏王朝,设下盛宴,等他凯旋而归。”

永盛大帝出声。

说完此话,他将兵符丢了出去,彰显帝王霸气。

很快,永盛大帝起身离开。

而顾宁涯则高呼万岁,将兵符拿着,直接离开去找顾老爷子。

大夏朝堂发生的事情,几乎在一个时辰内,瞬间传开。

顾锦年派顾宁涯紧急前往大夏京都,请兵五十万,由镇国公率领,火速奔赴江中郡。

这个消息,可谓是引起巨大的话题争议。

有人认为,江中郡要出大事,大夏王朝将会发生动乱,顾锦年这一招完完全全是想要在大夏王朝内乱之后,拥有一定的势力。

未来无论谁当皇帝,或者是改朝换代,顾家带着五十万将士,外加上顾锦年之前带的十万铁骑,足可以称霸一方。

再加上顾锦年个人的威望也不少,对于某些人来说,能得到顾锦年的支持,的确与众不同。

而还有人认为,江中郡即将要发生民变,五十万大军,不敢说完全能压制住百姓民变,可至少能有一定作为,不至于让大夏王朝直接内乱起来。

总而言之。

所有的说法,几乎都是朝着不好的方向去说。

宁王府内。

待宁王得知此事后,只做了一件事情。

“让侯君去找一趟顾锦年。”

“探探口风,告知他,本王两个儿子的事情,从来没有记在心中。”

“若是可以,有机会可以来府上共餐。”

“还有,派人去江中郡,大肆散播谣言,就说这所谓的大夏龙穗,乃是神物,让百姓们去种。”

这是宁王的抉择。

消息太混杂了,宁王也不清楚谁是真的谁是假的,但他知道的是,无缘无故不可能调遣五十万大军,而且他还得到一些消息。

江中郡重新恢复农业生产,这是真的。

但很多田里的种子,全部被毁了。

这件事情,很少人知道,这就意味着这些猜测很有可能是真的。

站在宁王的角度,他认为顾锦年想要拥兵自重的可能性很大。

对于什么亲戚感情,宁王根本就不信,一切不过是为了利益罢了。

如此。

转眼之间,两天时间过去。

五十万大军已经快接近江中郡了。

而江中郡内。

则是流言四起。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很多声音,传递的消息很简单,就是这大夏龙穗有问题。

但还有一些声音,坚定无比,说这大夏龙穗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举例子,什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玩意肯定是好东西,是百姓们没见过,所以出现任何问题,不是种子的问题,而是大家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有些种子会被毁?

主要还是百姓不会种,这本来是皇室种植,需要专门的人照料,来到江中郡,大家伙种植手段无非就是用一些‘肥料’来种植,肯定会出一点问题啊。

就好像让皇帝来吃民间百姓的东西,吃肯定能吃,但吃了以后身子肯定会出问题。

这种言论,得到了普遍的支持,所以江中郡百姓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而军中大营内。

数百名老者聚集在此地。

这些都是江中郡各府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

他们被顾锦年请来商议一些事情。

“诸位族老。”

“如今江中郡内,混乱一片,这几天你们也应当看到了。”

“有人不想让江中郡百姓过好来,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些种子被毁吗?”

“就是有人在暗中使坏,导致种子被毁,本侯一人之力,难以控制,已经向朝廷请兵,不出意外明日便会有五十万大军,镇守江中郡。”

“诸位族老,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仅仅依靠朝廷,难以做到上下一心,所以还请诸位族老,一定要稳住乡亲父老,绝不可让贼子得逞,尤其是稻谷,一定要妥善处理,万不可出现有人盗窃之事。”

大营内,顾锦年请各地族老前来,就是进行内部统一,这些族老一个个德高望重,话语权绝对是没问题的,稳住他们,就算是稳住大局,无论外面的流言蜚语有多夸张。

只要他们没有被动摇,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侯爷放心,老朽其实也在思考,咱们江中郡百姓这才刚刚看到希望,怎么就惹来这么多是非,如今听完侯爷之言,老朽明白了。”

“侯爷,请您放心,这事老朽一定会严加看管,侯爷一片好心,我们实实在在是看到的。”

众族老纷纷点头答应,他们看得出来,顾锦年是一心一意为民。

“那就请各位族老辛苦。”

“待江中郡定下,本侯会为诸位立下功德碑。”

顾锦年出声,这话一说,众族老瞬间内心大喜了,要说给他们银子,他们不需要,都到了这个时候,说句不好听的话,人都快死了,还要钱做什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