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夏文圣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85章 敢问,诸位乡亲父老!敢于天争否?(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恩。”

顾锦年显得淡然。

此言一出,十二大儒纷纷色变,之前听方敬成说,他们就已经很惊讶了,现在听到顾锦年开口,他们如何不震惊?

“侯爷,这种事情可不能乱说啊,老夫知晓侯爷一心为民,这灾情是谁都不想遇见的,侯爷想要振奋民心,这是好事,可如若许诺一些不应该许诺的事情,这可不是好事。”

李善出声,善意的提醒顾锦年。

只是此话一说,顾锦年神色显得温和。

“救灾的事情,由本侯全权负责,说与不说,应当与李相无关吧?”

顾锦年神色温和道。

而李善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出声道。

“自然与老夫无关,只是这样的话,若是说出去,会给百姓造成一定影响,若是侯爷当真做到了,这是一件好事,若是侯爷做不到,只怕百姓会对朝廷产生其他想法。”

“请侯爷慎重而已。”

李善出声,皮笑肉不笑道。

“本侯说过的话,有假过吗?”

顾锦年淡淡开口,也是皮笑肉不笑。

这话一说,李善彻底沉默,而十二大儒却不由激动无比。

“侯爷,明日若您真的能解决江中郡之难,其他别的不说,老夫一定会向陛下请求,直接游走各地,为侯爷传颂功德。”

“是啊,侯爷,若您真的能解决江中郡之难,我也去为侯爷传颂功德。”

“江中郡之旱灾,影响万万百姓,若侯爷能安定下来,那就是功德无量啊。”

“侯爷,您要真解决了,从今往后,老夫见一个人,就把这事说一遍,以后谁敢说您半点不事,老夫第一个劈了他。”

“对,侯爷,您是知道的,御史台是秉公处理,有人举报,我等就要出面解决,可江中郡之难被您解决了,往后这朝堂上谁要是敢举报侯爷,老夫第一件时间调查他有没有问题,再来解决侯爷的事情。”

这些大儒一个个开口,他们还真不是吹捧顾锦年,而是发自内心的。

江中郡之难,朝堂所有人都知道意味着什么。

先是万万百姓的粮食危机。

然后江中郡出了问题,大夏王朝内部也要出问题,整体出大问题。

对于这些大儒来说,如果顾锦年当真能解决江中郡百姓之难,无论大夏王朝如何,这份功德,值得人敬佩。

身为读书人,自然要敬重。

看着十二大儒如此,李善面无表情,不过面无表情就意味着很多事情。

“诸位,明日正午,就能知晓一切了。”

“早些休息吧。”

顾锦年稍稍作礼,对于这些大儒,顾锦年还是很尊重的,圣尺已经立德,孔圣也削天下读书人才气,他们没有被削,就意味着他们拥有品德。

那么自己尊重一二,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明日正午是吧?好,老夫等着。”

“好好,明日正午。”

众人纷纷点头,随后便一同离开。

待众人离开后。

顾锦年也走出军营外,望着天穹,神色平静无比。

能否解决江中郡之难,就看明日了。

而与此同时。

数百位读书人也潜入江中郡各地。

这群读书人几乎绞尽脑汁,去各种盘问,但得到的结果,几乎很统一。

那就是所有百姓都称赞顾锦年,没有一个人说顾锦年不好。

这让这帮读书人傻眼了。

到最后这帮读书人只能表明自己的身份,告知他们自己乃是朝廷派来的人,让他们有什么说什么,不需要太担心。

这话一说,百姓们发言更加踊跃了。

“你们是朝廷来的?”

“那敢情好啊,赶紧跟皇帝说,侯爷当真是大好人啊,一定要让陛下给他升官。”

“是啊,是啊,侯爷当真是大好人,得升官。”

百姓们的回答,再度让这些读书人沉默。

逼到最后,这些读书人实在是忍不住。

“诸位,这顾锦年不在,你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各位直接说就好,你们放心,我们绝对不是顾锦年的人。”

有人开口,压着声音说道。

只不过,这话一说,围过来的百姓一个个皱起眉头了。

“好家伙,你这家伙是不是侯爷的政敌啊?想让我们贬低侯爷?”

“你还是不是人啊?”

有人察觉到什么情况,不由立刻出声,怒斥对方。

“你们这帮狗东西,侯爷为了咱们这群百姓,怒斩贪官,还把军粮给我们百姓吃,回头你们居然还对侯爷产生意见?你们是人吗?”

“救灾的时候,你们不在,现在侯爷稳定我们江中郡灾情,你们就想要惹些是非出来?你们还是人吗?”

“各位乡亲父老,这些家伙肯定是有问题的,把他们抓住,全部抓到军中大营去,侯爷对咱们这么好,不能让这种小人得逞。”

一道道声音响起。

百姓们是真的气炸了,顾锦年所作所为,大家也历历在目。

这帮人不过来记顾锦年的功劳,还在这里想尽办法,去记顾锦年的坏?

如何不让百姓愤怒?

一时之间,不少百姓动起手来,直接将这些读书人抓走,也不管这些读书人说什么。

全部扣押到军中大营。

等顾锦年知道这件事情后,不由哭笑不得,但他没有出面,而是让李善去赎人。

李善得知此事,神色略显平静,但他没有出面,而是让御史台的大儒出面。

宁王大营内。

侯君头上束着一根白色带子,有些伤病。

今日的事情,让他实在是有些难受,本以为是一场民意收割,却没想到自己成了一个笑话。

他恼怒,并非是因为百姓不吃,而是这件事情乃是自己提出来的,这个结果,他承受不住。

宁王不会惩罚自己什么,但自己在宁王心中就跌了一些分量。

这才是他最难受的事情。

当然,主要还是他十几年都没有犯过错,这一次让他实在是难受,一时恼怒之下,才做了一些错事。

“顾锦年说,明日就可以定下江中郡之难,侯先生如何看?”

李善开口,他很平静,坐在侯君面前。

“明日?”

“十日后,他都做不到。”

“江中郡之难,怎么解决?靠几句话?”

“除非顾锦年能够提供江中郡所有百姓一年的口粮,能保证江中郡百姓所有人衣食无忧,否则的话,他凭什么能解决?”

“我来之前,查看过稻田,干旱无比,只有一点点水,根本不够养活庄稼。”

“这大旱谁知道能持续多久?”

“再者,顾锦年做了一件错事,一件极其错的事情。”

侯君开口,对顾锦年所言完全就是不信。

“什么错事?”

李善好奇道。

“相爷应该听说了,这江中郡百姓放在大鱼大肉不吃,只吃顾锦年为他们准备的一些米饭?”

侯君问道。

“这个知道。”

李善点了点头,来的时候,听人说过。

“刚才周满来找我,他告知我秘密,顾锦年说这是皇室特供的粮食,可实际上只是掺和了大量珍贵药材,所以吃起来无比美味,还补充人之精元,所以这些百姓误以为可以延年益寿什么的。”

“这些都是假的。”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米饭掺和一些药物,的确美味无比,顾锦年想要欺骗百姓,可他不知道的是,百姓吃了这米饭之后,就再也不想吃其他米饭了。”

“这也是一个隐患。”

侯君开口,道出这件事情。

“周满?”

“他说的话,你信吗?”

李善开口,如此问道。

“我不相信这个人,但这件事情我相信你,否则的话,大夏王朝那里有什么特供皇米?而大金龙米,寻常百姓不能吃,这个事情,相爷应该知道吧?”

侯君出声,他根本不相信周满,但他相信这件事情。

“恩。”

“这倒是实话。”

“那他明日想要做什么?”

李善皱眉道。

此言一出,侯君深吸一口气道。

“周满告诉我了。”

“顾锦年的计划很简单,想要借助这粮食的噱头,拿出普通的稻穗,告知百姓,这稻穗可以生长出皇室特供粮食。”

“这样一来的话,百姓一定会喜悦无比,然后纷纷去种植。”

“想想看,这样一做,若是大旱只持续个两三个月,还真就让顾锦年解决了。”

“可问题是,顾锦年绝对不会想到,这场大旱,至少会持续一年。”

“这一年的时间,什么转嫁不靠水能坚持一年?”

“但不得不说,顾锦年对人心把握实在是厉害,这个计谋当真无解,只要天意配合,但可惜的是,东林郡大火,求雨符全部送到了东林郡去。”

“而且仙门也不愿意继续给新的求雨符,顾锦年手头上即便有一两张,意义也不大,他总不可能给整个江中郡求来一场大雨吧?”

侯君出声,显得无比自信。

“原来是这个计谋。”

“老夫就说,他为何敢夸下海口,原来是这样。”

“的确,对人心把握太厉害了。”

“看来,顾锦年是希望暂时稳定江中郡,然后腾出手去解决其他地方灾情。”

“等其他地方灾情结束之后,再来着手重点解决江中郡,厉害,当真是厉害啊。”

李善感慨不已,认为顾锦年这手段极其厉害。

“确实。”

“此人智慧当真是高,但他不知道的是,陇西郡的情况还好一点,东林郡才是大危机,没有求雨符,谁来了都没用。”

“至于南越郡,只要等到雪水融化,洪灾之下,那才是真正的恐怖,南越郡百姓遭殃不说,两岸下水的百姓,都要遭殃。”

“江中郡,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他想腾出手去解决这些事情,可等他去解决的时候,会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灾情。”

“那个时候,江中郡百姓看着庄稼坏死,那么就会彻底爆发,就算顾锦年再一次过来,也压不住百姓的怒火。”

“利用民心,一但失误,便会被百姓反噬。”

侯君神色冰冷,根本不看好顾锦年。

李善一语不发,毕竟未来的事情,他也不清楚。

“那明日看看再说吧。”

最终李善点了点头,而后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如此。

一直到了翌日。

辰时。

江中郡府城内。

无数百姓聚集在江中郡中心地带,这里是戏台,因为灾情,戏台也不开班了,十九府百姓全部被官府安排到这里,而四面八方也都是府城内的百姓。

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听闻顾锦年有事与大家说。

听到顾锦年有事找大家,百姓们主动前来,就等着顾锦年了。

辰时五刻。

军中大营内。

顾锦年缓缓从大营中走了出来,他穿着朴素,周围有将士保护着。

李基,顾宁涯等人则站在两旁。

很快,从正大门,顾锦年走进府城内。

“侯爷来了。”

“圣人来了。”

“快让开,侯爷来了。”

“都让开。”

也就在此时,一道道声音响起,不过不是将士们的声音,而是百姓们的声音,他们主动让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