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28章 捷报至,刘宏惊!传王昊入京觐见!(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昊自然明白。”

王昊面上泛起一丝淡笑,郑重揖了一揖:“其实,将军命末将善后,末将最是求之不得,您的庇佑之意,昊心知肚明。”

“甚好。”

皇甫嵩当真是越来越喜欢眼前这个年轻人。

居功而不自傲。

甚至比起自己年轻时,还要优秀许多:“当初没有命你在薄落津伏杀,其实也有让功的想法,但谁能想到,事与愿违,功劳依旧落入你手。”

“此乃天意!”

皇甫嵩不自禁感慨:“子霄啊,你将来的前途,一定要比老夫更长,但老夫也希望你能肩负起更多的责任。”

“这......”

王昊皱了皱眉,试探性问:“昊不知将军,所指何事,莫非是指阉宦?”

皇甫嵩长出口气,讪笑着,摇了摇头:“阉宦势大,非是现在的你所能撼动,本将军命你留下,却是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王昊拱手:“还请将军,不吝赐教。”

皇甫嵩吐口气:“倘使陛下当真召你入京,甚至会当众赏你,我希望你能去大汉最危险的地方赴任。”

“一来,是要远离朝堂;”

“这二来嘛......”

皇甫嵩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郑重言道:“自然是希望你能获得更多的历练,尽快积累战功,成长大汉最年轻的统帅。”

“当然!”

言至于此,皇甫嵩强调道:“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大汉,它不能再承受巨大的打击,否则必定会分崩离析,生灵涂炭。”

王昊深吸口气,皱眉沉思片刻,轻声试问:“皇甫将军的意思,可是指凉州?”

皇甫嵩眸中闪过一丝精芒,略显惊诧,缓缓点头:“没错,正是凉州!黄巾席卷全国,唯独没有三辅、凉州,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太平。”

“实际上,它对大汉的威胁,远胜于太平道,如今黄巾暴动,威胁国本,难保凉州的羌胡们,不会对我大汉下手。”

“如今凉州还没有传来什么动静,但我总感觉,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凉州羌胡一旦暴动,只怕三、五年都难以平息。”

“他们的战斗力,可绝非这些衣衫褴褛的黄巾可比,我出身在凉州,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们,他们绝不会放弃眼下这个机会。”

此前,王昊只知道皇甫嵩是汉末三大统帅之一,但对于他的实力,却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现在,就在此刻,王昊对皇甫嵩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得不承认。

作为三军统帅的皇甫嵩,当真是屈才了。

凭他今日这般言论,完全可以当個大将军,亦或者是太尉,如此敏锐的政治嗅觉,已然预测了接下来的凉州之乱。

史料记载,光和七年(184年)十一月,湟中义从胡响应黄巾起义,联合西凉土豪宋杨等人,发动叛乱。

北地先零羌和袍罕河关群盗也反叛,共同拥立湟中归附的胡人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正式掀开一场长达五年的战乱。

而现在......

仅仅是光和七年的九月。

亦或者,皇甫嵩早已经对凉州产生了担忧,只是因为凉州一直没有爆发,因而被上位者忽略,甚至抛之脑后。

皇甫嵩双目炯炯,态度恳切地道:“子霄,我知道这个请求对你很不公平,你可是并州王氏出身,有王允帮你运作,可以获得一个好的官职,没必要到苦寒的凉州吃苦受累。”

“可是......”

话锋一转,皇甫嵩极其郑重地道:“为了凉州的百姓,为了大汉的安定,我个人真诚地希望你能答应下来。”

“一旦乱起凉州,对于你而言,亦是一股不输于黄巾的劲风,乘此狂风,你可入朝为官,外放两千石,毫无问题。”

“当然!”

或许是因为自己画的饼,说服力不够强。

毕竟,王昊出身并州王氏,且还救过汝南袁家人,即便阉宦再怎么阻拦,这一次的功绩摆在这里,势必是难以阻挡的。

皇甫嵩自觉理亏,声音已然锐减了三分:“我知道这样做,对你而言......”

然而,话音未落,王昊便直接打断:“皇甫将军心系天下百姓,令人敬佩,昊愿意鼎力相助,您放心,只要陛下给机会,昊势必选择凉州,不负将军期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