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25章 捷报频传,广宗大定,王昊真乃福将也!(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喏。”

黄巾应了一声,随即带着傅燮,直奔祭坛。

傅燮是个极其仔细的人。

此处祭坛已然已经废弃,许久没人过来,但却有着明显认为挪动的痕迹,杂乱的脚印集中在一起,显然近期曾有不少人来过。

“搜!”

傅燮把手一招,铿锵下令。

众将士齐声应命:“喏。”

祭坛不大,士兵搜寻一圈,很快回来:

“司马,没发现什么异样。”

“我也没有。”

“我也没有。”

“没发现。”

“......”

傅燮深吸口气,目光在祭坛四周扫过,最终落在正中这座巨大的太一神像前。

神像倒是没什么问题,但其底座却要比任何神像都要高,而且是以条石砌筑而成,上面雕刻以精美的花纹。

奇怪!

如此精美的祭坛,怎么会被废弃呢?

要知道,这里可是太平道主导的,即便废弃县衙,也不应该废弃祭坛才对,即便废弃了祭坛,各种道具全部清空,因何还要保留这座巨大的神像?

奇怪!

真真是奇哉怪也!

傅燮仔细打量着这座神像,尤其是其底座上的纹路,更是一个细节都不肯轻易放过,生怕错过什么关键的线索。

忽然!

一条诡异的纹理中,塞满了麻线,与其余纹理存在明显的不同。

傅燮当即拔出了匕首,从纹理中抠出麻线。

这才发现麻线的纹路构成,像是一扇门。

难不成......

这里有暗门?

嘶—!

傅燮不禁倒抽一口凉气,愈加的仔细认真起来。

仔细观察完底座正面,他转向一旁。

顿时。

一个圆盘状的东西,浮现他面前。

傅燮伸手摸向雕纹的圆盘,试图往下按,却是无动于衷,下意识顺时针一扭,却听到蓬的一个声音。

就只见......

底座上的暗门砰然打开,露出一条漆黑的甬道,一股尸臭的气味扑鼻而来:“司马,是尸臭味,里面肯定有尸体!”

“来人。”

傅燮招呼一声:“下去瞧瞧。”

士卒:“喏。”

*****

“报—!”

“张梁率领大军直奔薄落津赶去。”

“......”

“报—!”

“张梁中我军埋伏,已被成功包围,正在鏖战。”

“......”

“报—!”

“张梁下河,准备游到对岸逃生,却被王昊驾木筏,射杀于河中。”

“好!”

捷报频传。

皇甫嵩面露喜色,摸着唇髭,笑道:“子霄此子果然不负厚望,没想到连张梁都折在了他的手里,当初拉拢他过来,实乃英明之举。”

一旁宗员揖了一揖,轻声道:“没错,子霄此子年纪虽轻,但却思虑严谨,智计频出,此次若非他献计,我等或许难以将黄巾从广宗逼出。”

“是啊。”

皇甫嵩脸上止不住的笑意:“实不相瞒,起初本将军还在担忧,是否会如卢中郎一般,短时间内,难以攻克广宗,不曾想子霄妙计,令整个冀州局势骤变。”

“据王使君传回的情报,如今魏郡、常山、中山的百姓,对于太平道的信仰,已经大幅度降低,很多人甚至开始贬低太平道,转投官军。”

“哈哈!”

言至于此,皇甫嵩仰天哈哈一声,兴奋至极:“军粮筹措更容易了,也不需要多派兵马保护粮道安全了,甚至还抓了很多黄巾战将。”

“毫不客气地说,子霄此计一出,太平道已然功败垂成,可谓是鼎定乾坤之妙计也,本将军一定要如实禀告陛下,切不可辜负了此等有才华的年轻人。”

宗员点点头:“子霄可是并州王氏出身,想来王子师也会帮助他的,将军不妨休书一封给王子师,令其暗中相助,否则京中阉宦作祟,只恐有功难禀呐。”

“将军切莫忘了。”

宗员揖了一揖,低声提醒道:“卢中郎便是深受此害,连卢中郎都尚且难逃厄运,若是不多准备点手段,只怕子霄功劳再大,也恐难得其功。”

“嗯。”

皇甫嵩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宗司马言之有理,本将军这便休书一封,派人快马传给豫州的王允,年轻俊杰当多多扶持,切不可因阉宦而埋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