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底两万里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五章 阿拉伯海底隧道(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鹦鹉螺号”船只的速度缓慢了下来。可以说,它是在慢悠悠地前进。我注意到,随着我们向苏伊士运河靠近,红海海水的咸味就越来越淡。

下午5点左右,我们的船处在贝特阿拉伯顶端拉斯·穆默德角的北方——拉斯·穆默德角位于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之间。

“鹦鹉螺号”开进了通向苏伊士湾的尤巴尔海峡。我清楚地望见了一座高山,在两湾之间俯视着拉斯·穆默德角。那就是奥莱伯山,摩西当年在此山顶上当面参见了上帝,神灵的光环因此不断地笼罩在那山顶上。

6点钟,“鹦鹉螺号”船只时浮时沉地通过了位于海湾里头的多尔湾。这时,我看到了海湾里的海水一片通红,正如尼摩船长观察过的一样。不久,夜幕降临,在一片沉闷的寂静中,偶尔传来了几声鹈鹕和几只夜鸟的叫声,以及怒浪拍打着岩石的声音,或远处汽轮桨叶搅动着苍闷的海湾水的吱嘎声。

从8点到9点,“鹦鹉螺号”一直保持在水下几米处行驶。根据我的测算,我们应该是离苏伊士很近。透过客厅的嵌板,我看到了被电灯光强烈地照射着的海底岩石。海峡好像变得越来越窄。

9点15分,船又回到了水面。于是,我登上平台。因为太急于想通过尼摩船长的隧道,所以我有些坐立不安。我尽量平静下来,呼吸晚上新鲜的空气。

不一会儿,在黑暗中,我看到了一丝苍白的灯火,在水气中隐隐约约地,在距我们1海里外闪烁着。

“一座漂浮的灯塔。”有人在我身旁说。

我转过身,认出是船长。

“那是苏伊士的漂浮灯火,”他又说,“我们就要到达隧道口了。”

“进去不太容易吧?”

“不容易,先生。所以我得按老习惯呆在领航舱中,亲自领航。而现在,请您下来,阿龙纳斯先生,‘鹦鹉螺号’就要进入水中了。通过阿拉伯隧道后,它才会浮出水面。”

我跟着尼摩船长走下平台。嵌板关上了,船上的储水器一充满水,船就潜入了10多米深的水中。

当我准备回房间时,船长阻住了我。

“教授先生,”他对我说,“您愿意和我一起到领航舱吗?”

“求之不得。”我回答。

“那么请吧。您可以看看这次既在地下又是在海底的航行。”

尼摩船长领着我走到中央扶梯。他打开扶梯中部的那扇门。我们走过上层纵向通道,就到了在平台前端的领航舱。

这个舱每面墙宽6英尺,和密西西比河或哈德逊河上的汽轮的领航舱很相似。中间有一台垂直放置的轮机在运转着,轮机上操舵索连到“鹦鹉螺号”的后部。领航舱的板壁上装着四个透镜舷窗,以便让舵手看清楚各个方位的情况。

舱里很昏暗。但过了一会,我的眼睛就慢慢适应了。我看到了领航员,一条身强力壮的汉子,他两手扶着轮机的轮辋。在舱的外面,装在平台另一端的探照灯从船后部一直照过来,所以海里显得格外清晰。

“现在,”尼摩船长说,“让我们找找我们的通道吧。”

在领航舱里,有几条电线连接着领航舱和机器房,所以船长可以同时对“鹦鹉螺号”船发出航向和行动的指令。他按了一个金属键,轮机的速度就立刻慢了很多。

我默默地注视着此刻我们正在通过的陡峭的高石壁,这是海岸上泥沙高地的坚固地基。我们这样行驶了一个小时,只走了几米。尼摩船长目不转睛地盯着悬挂在舱内的一个有两个同心圆的罗盘。船长每做一个简单手势,领航员就立刻改变“鹦鹉螺号”的航向。

我靠着左舷窗边坐了下来,观察着一些由珊瑚虫堆积成的壮观的地下建筑,以及一些植虫动物、海藻和从凹凸不平的岩石里伸舞着大爪的甲壳动物。

10点15分时,尼摩船长亲自把舵。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又黑又深的长廊。“鹦鹉螺号”船果敢地开了进去。船的两侧传来了一种不正常的声响。这是因为隧道的斜面把红海的海水灌向地中海时发出来的。尽管“鹦鹉螺号”的推进器逆流转动,尽量想放慢船前进的速度,但“鹦鹉螺号”仍随着涌流,箭一般向前冲去。

在通道狭窄的石壁上,我只看到了由于高速而摩擦出来的点点火星、笔直的痕迹和火痕。我的心嘭嘭地跳着,我用手压住胸口。

10点30分,尼摩船长松开舵,转身对我说:“地中海。”

不到20分钟,激流就涌着“鹦鹉螺号”通过了苏伊士地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