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底两万里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十一章 “鹦鹉螺号”船只(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尼摩船长站了起来,我跟随着他走。餐厅后部的双重门打开了,我走进了一个大小与我方才离开的餐厅差不多的房间。

这就是图书室。高大的紫檀木书架上镶嵌着铜饰,一层宽大的隔板上摆放着许多装帧一致的书籍。书架沿室内四壁放置,内侧才着一排栗色的皮质长沙发,沙发曲度合适,坐上去极其舒服。此外,还有一些轻巧的活动书案,可以随意移动,供人们将书放在上面阅读。室内中央有一张大桌子,上面放满了小册子,其中有些像是过期的报纸。这般和谐一致的布局沐浴在一片电光之中,电光是由半嵌在涡形天花板上的四个毛玻璃球里发出的。我十分赞赏地留意观看着这间图书室,它布置得如此这般精美,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尼摩船长,”我对刚在一张长沙发上躺下的我的主人说,“这样一间图书室,就是放到陆上许多宫殿里也能引为自豪,而我呢,一想到这图书室能随您一同遨游海洋最深处,便禁不住由衷赞叹。”

“哪里找得到比这儿更隐秘更安静的地方?教授先生,您说说?”尼摩船长道,“您博物馆的工作室能够向您提供一个如此这般无善的安宁场所吗?”

“不能,先生。我还要补充一句,同您这儿相比,我的工作室真是太寒伧了。您这里有六到七千册书吧……”“是12000册,阿龙纳斯先生。这些书是我同陆地的唯一联系。但从我的‘鹦鹉螺号’首次潜入水中的那一天起,人世间对我就不复存在了。那一天,我买了最后一批书,最后一批小册子,最后一批报刊,从那以后,我就认为人类不再有思想,也不再有著述了。教授先生,这些书现就交由您支配,您可以随意使用它们。”我谢过尼摩船长。我走近书架。书架上尽是各种文字撰写的科学、伦理学和文学类书籍;但是,我未见有一本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著作,这类书籍似乎完全被严厉地摈弃了。有一点挺怪,所有书籍都没有分门别类般放置,同样也不管是用哪一种文字写的,这一现象表明,“鹦鹉螺号”的船长随便拿起任何一本书都可以流畅地阅读起来。

在这些书籍中间,我注意到有古代和近代大师们的杰作,也就是说,全都是人类在历史学、诗歌、小说和科学方面的最卓越的成果,从荷马到雨果,从翟诺芬到米歇莱,从拉伯雷到乔治·桑夫人,都一应俱全。至于科学类书籍,则显得特别具体,它们是这个图书室的主要内容;机械、弹道、水文地理、气象、地理、地质等学科科学的书籍与博物史方面的著作均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我知道,这都是船长重点研究的学问。我发现书架上有韩波尔全集、阿拉哥全集,以及福柯、亨利·圣一克莱尔·德维勒、夏斯莱、密尔纳一艾德华、卡特法日、丹达尔、法拉第、伯尔特洛、薛希修道院长、别台曼、莫利少校、阿加西兹等人的著作;还有科学院的论文,各个地理学会的会刊等等。我的两卷著作也放在了显著的位置上,兴许正是这两册书使我得到了尼摩船长相对宽厚的款待。在约瑟夫·勃特朗的著作中间,他那本名为《天文学的创始人》的书竟使我推算出了一个确切日期;我发现了这部书出版于1865年,由此可以断定,“鹦鹉螺号”的制造不会是在这个时间之前。这么说,尼摩船长开始他的海底生活至多不过三年时间。当然,我希望有更新的著作来让我更加精确地确定这个日期;不过,我会有时间来做这项研究的,而现在,我可不愿意更多耽误我们游览“鹦鹉螺号”上的奇异景观这一闲情逸致的行程。

“先生,”我对船长说道,“我感激您把这些图书让我随意使用。这里面有科学的宝库,而我将从中受益不浅。”

“这座大厅不只是图书室,”尼摩船长说,“同时也是吸烟室。”

“吸烟室?”我喊道,“那么说,船上可以吸烟了?”

“或许是吧。”

“这样的话,先生,我只能想象您同哈瓦那还保持着某种联系。”

“一点也没有,”船长答道,“阿龙纳斯先生,请抽这支雪茄,这虽然不是哈瓦那来的,但要是您内行的话,您是会喜欢的。”

我接过他递来的雪茄,烟的样子有点像哈瓦那的伦敦式雪茄,但却像是用金黄色的烟叶制的。我在一副精制的铜支架上面的小火盆前沿点燃了这支雪茄,我于是吸了几口,感觉到浑身畅快,我爱吸烟,可我已经有两天没有吸过它了。

“妙极了,”我说,“但这不是烟草。”

“对,”船长答道,“这种烟草不是哈瓦那来的,也不是东方来的。这是大海向我提供的一种含有大量烟碱的海藻,但其数量却并不很多。先生,您抽不到哈瓦那雪茄不觉得遗憾吗?”

“船长,从今天起我就看不上那些烟了。”

“那您就别管这些烟的来历了,请随便抽吧。没有任何烟草专卖局对它们进行过检验,但我想,其质量也不会因此就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